用科技和改革两个轮子带动农业强国建设
163 2024-01-22
助力农民丰收,推动乡村振兴——德州农科院重点科研成果展示
市农科院研发了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对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等以空气湿度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病害防治效果显着。
市农科院选用的德嘉3号小西瓜,采用了悬蔓支撑装置和多功能网室两项专利技术,并已成功夏季栽培。
①市农科院研究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在玉米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亩产可多收大豆80公斤。
②德鲁0518黑绿豆,比对照品种吉绿9号增产11.65%
③德宏5261红小豆,色泽鲜艳,抗病力强,抗倒伏性好,比对照品种“吉红352”增产8.1%
④市农科院专家独创了设施一年两季茶树菇栽培技术,茶树菇与夏玉米间作技术在全省推广。
市农科院培育出辣椒新品种德宏1号,其特点是产量高、味辣,还培育了德宏2号、鹰朝红4号等品种。
市农科院研发了韭蛆绿色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制剂诱杀韭蛆成虫。
市农科院培育的德研1803、德科501等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抗茎腐病能力,中等抗玉米螟、大叶斑病的能力。
市农科院培育出的棉花新品种De0720,具有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高抗棉铃虫、纤维品质好等特点。
经过四年的生产试验,探索出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可实现玉米、花生双丰收。
□李东刚赵文超
9月21日上午,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在中心广场举办“助力农民丰收,推动乡村振兴”科研成果展,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 今年9月23日是我国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属于亿万农民的节日。 也是全国人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果实的节日。
活动重点展示了小麦、玉米、棉花、杂粮、大豆、辣椒、食用菌等农作物标本以及新品种图片和信息。 现场还放置了新鲜葡萄、黄瓜等蔬果样品供市民品尝。
“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的长久期盼,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利于提高“三农”工作地位,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幸福感、荣誉感、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国家。” 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党总支书记、主席何红军表示:“通过展示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努力在我市营造良好氛围。”强调农业、了解农民、热爱农民、关心农民,增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助力农民丰收,推动乡村振兴。”
据介绍,德州市农业科学院是该市唯一的综合性公益事业单位。 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引种、试验、示范和研发。 肩负着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 德州农科院设有行政办公室、人事管理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科技成果开发管理办公室四个职能部门,以及小麦、玉米、棉花、蔬菜、谷物、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林果花卉、畜牧兽医等专业研究所11个。
德州农科院秉承“服务当前地方农业生产”的宗旨,坚持“科研为生产、搞高端联盟、服务农民”的开放理念,全面开展农业研究,促进科技发展。 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德克萨斯州乃至鲁西北地区农业发展所需的粮食作物、蔬菜、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林果花卉、畜牧兽医等10多个学科。 现有“七站四岗一中心”科技创新平台1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3个。 分别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实验站和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实验站。 农业农村部德州综合实验站、黄淮海流域棉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基因育种专家岗位、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基因育种专家岗位、山东省粗粮产业技术体系德州市综合实验站、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德州市综合实验站、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德州市综合实验站、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德州市蔬菜育种栽培首席专家岗位、德州市粮棉作物育种与栽培首席专家、德州市西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玉米、棉花、蔬菜、杂粮、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均加入国家或省级创新团队。 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院地合作不断深化,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德州农科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医院现有职工118人,其中科技人员93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8人,高级农艺师34人,农艺师37人。 现有本科以上学历60人,其中硕士32人,博士7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劳动模范3人,德州市劳动模范3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德州市拥有拔尖专业技能人才13人。 医院自2006年起荣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称号并保持至今。 2015年荣获山东省富民富鲁劳动奖状。
成立50多年来,德州市农业科学院紧密围绕全市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兴兴农主力军作用和技术。 全市农业生产推广的主要品种和技术90%以上经过该所试验示范成功后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特别是近八年来,研究所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0个,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38项。 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推广农业技术2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为帮助农民丰收、推动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