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对中国农业大学王琪教
83 2024-01-17
中国气象报记者 何梦洁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探索解决“三农”根本问题出发,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毫无疑问,农业科技创新在我国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供需基本平衡、丰收的历史性转变中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从未停止通过科技创新加速服务农民的步伐。 推动农业气象科研成果转化,既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象服务“三农”的具体体现。 2002年以来,中国气象局正式加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申报,使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为农业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为增产增收、农民增收、乡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成果转化——43项农业气象科研成果“落地”惠农
据中国气象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所长郭建平介绍,近十年来,中国气象局共有43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央“农业气象”专项资金资助。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涵盖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实用技术、设施农业气象、农业病虫害、节水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等。 这些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农业气象业务中的转化和推广,不仅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提供了技术方法,拓宽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提高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水平,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作物产量波动、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郭建平告诉记者,气象部门收到的农业气象灾害科研项目资助较多,占项目总数的40%以上。 项目涉及农业气象灾害各个领域。 例如,2005年,河南省气象局推动的“黄淮平原农业干旱监测预警和综合防御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将农业干旱综合防御措施面积增加到9.2万公顷,小麦产量平均增产6.2%,玉米产量平均增产6.2%。 产量增长6.8%,两年增加粮食4290万公斤,增加收入7839万元。
农业气候资源研究是农业气象工作的重要方面。 农业气候资源的数量和匹配是农业种植制度和品种安排的重要依据。 2004年至2011年,气象部门共有8项研究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为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2004年,北京市气象局推动的“京郊农业精细网格小气候资源推广应用”项目,在京郊七个区(县)建立了精细网格气候资源咨询服务系统。北京郊区。 建立各区(县)名优试点品种适宜种植区的农业气候区划和冰雹灾害风险区划。
农业气象实用技术是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类项目实用性强,对农民增收效果显着。 例如,2005年,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推动的“膜下穴播作物补播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不仅完善和成熟了栽培技术,而且促进了农作物播种技术的发展。新疆推广示范区农民收入和科技水平显着提高。 冬小麦覆膜条播技术示范推广累计面积达5200多公顷,累计增收超1000万元。
设施农业是实现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之一。 2006年,北京市气象局开始推进“京津冀地区太阳温室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推广应用”项目。 灾害预警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在京津冀三个地区开展示范应用和服务,覆盖面积超过80%。 33,000公顷。
农业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大农业灾害。 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研究是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举措。 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院向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河北等地推广“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系统推广应用”项目,使蝗虫发生地区的预测精度提高分别为跨省份和省级。 达到85%和90%左右,为当地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农业干旱是我国北方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和灌溉决策服务是农业气象服务的中心任务。 例如,2006年,河南省气象局负责推进的“黄淮平原农田节水灌溉决策服务系统推广应用”项目已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地15.4万公顷土地上推广应用河南省各市及全省平均每公顷节约水资源约652立方米,平均每公顷增收节支约970元。
遥感和信息技术是农业气象作业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它们在农业气象领域的推广应用,使农业气象服务范围更广、更及时。 例如,辽宁省气象局推动的“生态农业气象信息平台技术推广”项目,为东北省市业务单位的服务提供了基础平台,提高了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和水平。
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防灾科技水平
“农业气象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是科研与生产、科研与商业服务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举措。” 郭建平表示,农业气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将长期有效地开展。
根据当前农业气象研究热点和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未来气象部门将重点加强以下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一是农业防灾减灾气象支持技术。 郭建平表示,未来,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精细化监测预警、气象灾害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等将得到更好、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在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农业气候资源分区与精细化技术方法、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以及航空水资源开发与农业利用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三、设施农业气象保障技术、设施农业建筑气象标准、气象调控技术与方法、设施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和防治技术、设施作物的生长发育天气模拟技术将是未来研究、推广和应用的重点。
此外,在农业天气预报技术、实用农业气象技术、特色农业气象支撑技术、基于高新技术的信息服务技术等方面,气象部门将结合农业生产需要,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和地方特色。 为农业生产各阶段提供气象服务和保障,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科研成果转化,完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强农惠农提供充足的气象保障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今年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也强调,要加强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快省市气象科技服务农业。 支持能力建设,加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面向现代农业、适应生产一线的农业气象应用技术推广示范,深化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气象服务强农惠农富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