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想的养蜜蜂环境如何创造
0 2025-01-27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是理学类专业的考研分数线为290分,农学类专业的考研分数线为252分,医/学类专业的考研分数线为309分,经济学类专业分数至少在360,法/学类专业分数要在33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4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之列。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的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并且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有两个校区,根据百度地图,地址如下:
1、北校区:地址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西农路22号,在五台山环道公园的北侧位置,中国克隆动物基地的南侧位置,可以乘坐公交杨凌1路、杨凌7路在西农大北校区下车到达。
2、南校区:地址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邰城路3号,在林苑小区的西侧位置,在邰西社区五星家园的东侧位置,可以乘坐公交杨凌12路、杨凌7路、杨凌周至城际202路在西农大小南门站下车到达。
1998年5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校徽
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
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学校因小麦而知名,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学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
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
以上内容参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既不属于985工程,也不属于211工程。
【什么是985工程】
985工程是指“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由教育部于1998年发起。该工程的目标是培养卓越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985工程试图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
【什么是211工程】
211工程是指“重点高校及学科建设工程”,于1995年由教育部启动。该工程旨在提高中国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综合性农业类高校,虽然没有获得985或211的称号,但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显著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中国农业重镇陕西杨凌,始建于1934年,是中国四大农业院校之一。学校以农、林、工、经、管、文等多学科为主,以农科为特色,拥有领域的优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科实力】
学校设有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草学、动物科技、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在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果】
学校致力于农业科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例如,在作物遗传育种、农田水利工程、果树栽培技术、畜禽养殖管理等方面,学校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面积最大的大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占地面积5914亩。
一、学校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二、师资力量:
学校有专任教师255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 1806 人,占专任教师的70.71%;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2400人,占专任教师的 93.97%,76%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近本科生61.48%硕士29.25%博士8.71留学生0.30%预科生0.27%4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8人。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
科研成果和馆藏资源
一、科研成果: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
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
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馆藏资源:
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总量达到270.9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共214.5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33.8万册,学位论文等资料共计22.6万册。我馆可使用的数据库总量为125个,包含中外文图书数据库、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的电子资源。
包括中文电子刊14442种,外文电子刊8356种,中文电子图书1800797种,外文电子图书190168种,电子版学位论文9633190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