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造农机为春耕加把劲
145 2024-01-29
——全国人大、政协委员谈“三农”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 参加“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纷纷就“三农”工作建言献策。 大家认为,曲靖要充分发挥条件好、基础厚的农业大市优势,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着力加快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和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争创城市。 全省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认为,对2011年市政府“三农”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是客观真实的。 去年,我市克服了连年干旱等自然灾害。 净利润达到5035元,同比增长21.9%。 2011年,我市各部门突出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级财政支农投入47.4亿元,增长42.4%。 加快国家级产能县和省级主产县建设,完成粮食播种896万亩,实现粮食产量264.5万吨,增产10万吨。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十大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全力推进云南(曲靖)国际农业食品科技园和宣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51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发展10个,发展订单农业272万亩。 收购烟叶424万吨,实现产值39.2亿元,增加烟农人均收入4834元。 肉类总产量达到149.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80亿元。 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79万亩,新建或改造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3个,保障了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全市提出农业发展总体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300万农村劳动力人均掌握一项致富技术,户均稳定向二三产业转移1人,人均拥有高产农田(地)2亩,人均拥有高效经济林果3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00家,年人均销售商品牲畜5头,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 2012年,我市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引进、扶持、发展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共建基地,带动农民,加快种植养殖基地建设。 加快好田、好种、好法、好人步伐,力争率先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着力建设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基地,单位产量大幅度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真正能够加快农业发展、改良农产品、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可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农业战线市人大代表陶平认为,曲靖要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必须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上下功夫,加大单位投入。在耕地总量难以增加的前提下提高耕地产量。 农业生产效率全面提高的能力。 陶平建议,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宏观指导与微观指导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帮助农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专业技能和工作热情,做好好品种、好方法的研究、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支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办好每一个家庭。 生产与不断变化的大市场的对接工作,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政协委员邹开金、卢军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整合农民合作组织资源,培育一批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水平;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认为,市政府提出了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重点的思路,抓住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牛鼻子”。 2012年,我市将认真落实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的扶持政策,重点抓好“十优十强”、“一县一区一乡一”建设加快西南地区重要优质生猪、肉牛、淡水养殖深加工基地建设,力争建成全省最大的植物色素、蔬菜、蚕桑、魔芋种植深加工基地。 推动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肉类总产量160万吨,畜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依托会泽鱼子酱加工和罗平新海丰渔业加工,完成水产养殖30万亩,产值11亿元。 依托万寿菊天然色素、辣红色素加工,已完成15万亩色素基地建设,将实现产值2亿元。 依托吕良心千佛,发展蚕桑31万亩。 培育蔬菜生产基地7个,面积1万亩以上。 魔芋种植面积巩固至25万亩。 推进种植种业展示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加快以农产品检验检测、良种选育、农业环境保护等为重点的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培育5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 烤烟种植规模稳定在147万亩,收购烟叶400万吨。 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中药材等新兴产业。 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市人大代表方旋建议加强农业生产组织,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党委、政府要开展宣传,帮助群众科学认识自然条件,培育广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科技部门加强服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农民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支持培育龙头企业,通过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联动,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我市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 为确保老百姓能种地、安心种田,政协委员许光满建议,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涉农补贴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政协委员赵德柱建议,加强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农村融资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认为,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农村群众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 市政府提出,2012年我市强产业、强基础,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超过4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针对持续干旱,政协委员包家兴提出,加大投入,科学抗旱,全力打赢抗旱救灾保民生、春耕生产。 提前规划、及时部署; 统筹安排、科学调度水资源; 优化结构,确保春季增产增收; 做好春耕生产配套服务,增强农民科学抗旱技能。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积极发展高效旱作农业。 市政协委员孙静建议,高度重视缺水问题。 加强水资源勘查和需水量调查,增强全社会节约用水意识;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用水户和个人广泛参与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机制,全面改善水资源状况。 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