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航天育种卫星返回种子地面育种工作启动会

本站原创 2024-01-20 11:13:00

        

    

        航天育种工程项目是国务院2003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的我国农业领域的一项重大科学工程。实践八号育种卫星经过15天的在轨运行,回收舱于2006年9月24日在四川省遂宁安全回收。根据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的总体安排,为了加快项目的实施,全面部署航天育种卫星返回种子地面育种研究工作,2006年10月13日,农业部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全国航天育种卫星返回种子地面育种工作启动会”。

        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王亚武博士,农业部发展计划司隋斌副司长、科技教育司石燕泉副司长、陈彦宾副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翟虎渠院长、雷茂良副院长、刘旭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周霞副局长、科技管理局袁学志副局长、戴小枫副局长、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张保明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132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企业的21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石燕泉副司长主持。

        危朝安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并对今后航天育种工作做了整体部署。他指出,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是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进行了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特别是科技部在“863计划”中设立航天育种计划项目以来,我国航天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品系,获得了一批有可能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的罕见突变材料。目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水稻、小麦、棉花、番茄、青椒等30多个新品种或新组合,已开始在生产上应用,初步显示了航天育种技术在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培育中的优势。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育种研究领域,对于提升我国育种技术、加快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希望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刻认识航天育种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体上讲,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育种卫星发射工作,包括火箭、卫星的研制,装载材料的征集遴选,育种卫星的发射、测试和回收等;第二阶段为地面育种工作,包括地面育种设施建设、地面育种试验、航天育种机理研究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等。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本次会议是航天育种工程项目正式转入第二阶段即地面育种工作的标志,是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第二阶段工作的起点。地面育种工作是整个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的核心,地面育种工作的成效是衡量整个航天育种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危朝安副部长希望参与此次地面育种工作的全体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团结协作、科学求实、开拓创新,抓紧开展地面育种研究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地面育种工作。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装载了9大类、2020份生物材料,包括水稻、麦类、玉米、棉麻、油料、蔬菜、林果花卉和微生物菌种等152个物种,总重量208.816公斤。地面育种工作涉及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38个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单位共224个课题组,覆盖面广,任务非常繁重。危朝安副部长表示,农业部将进一步强化对地面育种工程的领导工作,加强组织协调、跟踪管理和交流服务。并着重强调努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成立“全国航天育种协作组”,由翟虎渠院长担任协作组组长,组织全国航天育种科研单位,按照统一的育种试验规范,全面展开地面育种研究工作;二是要精心组织地面育种全国大协作与联合攻关,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并充分利用国家与地方两级种子推广体系,加速航天新品种示范推广;三是要同步开展航天环境诱变农作物变异的机理探索,结合这次育种卫星对空间环境的探测分析及地面模拟试验,初步解析航天育种的机理;四是要进一步加强航天育种设施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基础设施及仪器配套的落实,全面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航天育种工程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项重大科学工程,科技部领导一直给予航天育种研究工作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危朝安副部长希望科技部继续对地面育种研究工作给以大力支持,农业部也将尽力从相关渠道给予地面育种研究资金支持。

        危朝安副部长最后指出,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我们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肩负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希望广大航天育种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务实工作,争取早日创造出更多的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使航天育种成效得到充分显现,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王亚武博士在讲话中指出,航天育种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从最初的探索尝试到本次地面育种工作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在航天育种领域已逐步走向成熟。航天育种技术是对传统育种的有益补充,科技部一直很支持航天育种工作,在国家863计划中有相关的部署。王亚武博士希望通过专家们的创新工作,争取我国航天育种工作更大的成就。

        中国农业科学院翟虎渠院长代表全国航天育种协作组发言。他首先感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国防科工委等多个部委对我国航天育种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农业部杜青林部长、危朝安副部长对航天育种的高度重视。翟虎渠院长指出,航天育种国外仅有零星实验,国内应该说已经走在前列。我国在过去20年里已经有十几次的零星搭载,这次国家专门立项的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是一个重大科学工程,其第一阶段种子空间飞行的任务已完成,第二阶段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积极参与材料装载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他要求大家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开展全国的大协作、大合作。翟虎渠院长表示,今后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相信在农业部的领导下,在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系统工程的办法进行全国航天育种的统一组织,统一计划和统一实施,通过3到5年的努力,能培育出一大批经过航天育种的新品种,为整个农作物育种工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就航天育种试验研究规范和组织实施做了具体说明。为了规范后续地面育种工作,2006年3月,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已经组织有关专家,按种子繁殖植物和无性繁殖植物两大类,编写完成了《航天育种试验研究程序》。在这次会议上已印发给各课题参加单位参考使用。刘旭副院长补充强调了三点:一是为保证航天诱变育种选择的准确性及试验的科学性,要求各单位在种植搭载种子及其后代的同时,一定要种植相应的地面对照种子,并进行同样的观察、记录,作为突变株(系)鉴别的依据。二是要应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对各试验观察项目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这一点在以前的所有零星搭载中由于受到种子材料数量的限制是有困难的。这次育种卫星装载材料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希望能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三是航天育种的工作应该首先从后代群体中筛选明显变异的个体入手,而非着眼于群体性状的世代变化。数据分析中也应着重在突变株系的发现,而不是寻找群体平均数的变异,特别是从诱变第二始的选择工作。

        关于航天育种工作的组织实施,刘旭副院长建议在农业部、科技部等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托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组织全国航天育种大协作,按照这次卫星装载的9大类材料以及每一类材料的不同生态区域,设立各个专业作物的协作网,围绕航天诱变新品种选育和航天育种机理研究两大中心内容协同攻关。通过协作网,建立全国航天育种研究材料和信息的共享机制,以不定期的编辑出版“航天育种简报”等形式,交流经验,展示航天育种的最新成果,推动航天育种工作持续发展。

 



上一篇:作科所试行揭榜挂帅攻关所级重点科研任务
下一篇: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