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种水稻走进实验室探秘让孩子们体会到每一

本站原创 2024-01-20 02:15:00

□记者石燮云

“欢迎大家冒雨来到市农科院体验插秧。 孩子们,你们可能会觉得下雨天插秧有点困难,但对于农民来说,这却是插秧最好的天气。 雨可以让稻苗生长,阴雨天也比较容易。 天气凉爽,下地干活还不如晴天……”简单的开场之后,“亲子趣味插秧”活动正式开始。 只见家长和孩子们在稻田边脱掉鞋袜,赤脚踩在田埂上,快乐的插秧之旅开始了。

6月19日至20日,围绕“把饭碗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主题,2021年科学之夜在市农科院举办专场活动。 活动按照时间段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场次,从“实验插秧体验”开始,分为“小饲养员”成长故事、“小小饲养员的奇幻之旅”等多个场次。为适合年龄段的家庭免费提供一系列生动有趣的亲子体验活动。

通过实践体会“一粒粒粮食都是辛苦”

“小时候,老师会教我们,‘每一碗粥,每一顿饭,都要牢记来之不易’。现在孩子生活好了,很难理解‘来之不易’了。这次插秧让他体验到来之不易的收获。” 6月19日上午,虽然下着大雨,但不少家庭早早来到奉贤庄兴市农科院综合试验站,体验田间插秧的辛苦和乐趣。

“种植粮食不容易。我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 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艰难地在稻田里来回涉水。 他跌跌撞撞,还不忘手里还握着来之不易的秧苗。 “稻田里的水很冷,泥里还粘着小石子,农民们辛苦了。” 虽然现在水稻生产大多采用机械作业,但手工插秧依然给孩子们带来田园乐趣,惊叹秧苗神奇的生命力。 我真正体会到了粮食育种、生产、播种、收获的不易,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的”。

完成插秧任务后,市农科院的工作人员还带领孩子们探索“水稻的诞生”。 他们现场参观了大米加工设备,了解了大米从米到米的过程,还烹饪并品尝了农民制作的几道米菜。 由科学专家精选的新品种大米烹制而成的大米。

品尝完大米后,孩子们和家长参观了庄兴实验站,这是一片长200米、宽100米的大型彩色稻田,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设计。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是第一次看到五彩缤纷的稻米。 他们觉得很新奇,纷纷拿出相机与稻田画合影。

探索实验室,体验“小饲养员”

本次科学之夜的下午和晚间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与科学的互动环节,打造“小饲养员”。 邀请家人参观市农业科学院奉浦院区,探索农作物育种和栽培的秘密。 与科学研究人员和实验室科学育种者进行研究所、交流。 活动现场设有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种子检验实验、学习离心机使用、体验水稻DNA提取等多项互动科学实验。 邀请孩子们自己完成科学任务并学习实验室知识。 通过了解基础科学研究,“种植”成为饲养员的梦想。

“一方面,我们想让孩子们对农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他们对农业和科学的兴趣。我们希望他们中的一些人长大后能成为我们向上。” 市农业科学院表示。 专家们在指导孩子们完成实验的同时,还给孩子们讲解了一些水稻育种知识和科研故事,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有所收获。

晚间演出时,工作人员特意播放了视频《袁隆平》,以纪念和纪念袁隆平院士。 也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了袁爷爷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让大家认识到“杂交水稻之父”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 以及世界粮食产量增加的深远影响。 活动最后,多位科普老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名为“一粒米的奇幻之旅”的科普小课,加深了孩子们对水稻科普知识的印象。

据介绍,作为上海科技节的人气品牌活动,“2021科学之夜”还将走访上海更多科普场馆、科研院所、热门地标,带领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了解科学父母和孩子手牵手的地方。 神秘而美妙。

上一篇:2022年农业科技局科普月活动总结
下一篇: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土壤与水工程专业委员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