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财务局到植保所调研-
156 2024-01-07
2019年“第五届全国西瓜故乡产业联盟大会”现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渭南农科所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加强科技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全面实施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农业重大科研项目、生态绿色种植模式创新等措施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基层科研院所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本市唯一从事公益性农业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主要从事旱地小麦、玉米、设施西瓜、苹果等农作物蔬菜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保护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 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 在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不断强化职能,瞄准主攻方向,在品种选型上、专利申请、科技服务、自主建设。 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研究所先后被授予“国家西瓜产业技术体系渭南综合实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实验站”、“省级品种审定试验标准化实验站”、“陕西省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南玉米实验示范基地”、“市级文明单位”、“渭南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渭南市科研示范服务机构”、“渭南旱作农业专家工作站”等荣誉称号学院荣获“渭南市西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等荣誉,同时学院还加入了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辣味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生团队荣获市级“巾帼文明岗”、“渭南市好青年集体”。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开展夏玉米区试品种产量和水分田间试验
品种选择新突破
科技兴农,先改良种子。 近年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瞄准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近五年来,向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协同创新联盟、市科技局等部门申报项目25项,引进更多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 新建设施日光温室5座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验站水渠、水井、道路等实验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系统、温室等现代农业设施得到完善物联网系统已配备。 研究所在项目指导的前提下,在完善科研条件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旱地小麦、设施西瓜、玉米、辣椒、洋葱、番茄、胡萝卜、苹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综合试验研究持续开展旱地小麦、西瓜、渭北传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扩大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着力打造“小麦、设施蔬菜、和玉米”为国家粮食安全和我市做出贡献。 现代农业的发展贡献了更多的“渭南良种”。
在小麦作物品种选择方面,该所自主选育的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威麦9号”已通过省级评审,目前正在参加国家黄淮旱地小麦生产试验,预计通过国家审查; 选型 公司后续研发的小麦新品种“维麦10号”正在参加今年陕西省生产试验; “威麦15号”正在参加陕西省节水小麦区域试验和全国旱地品种比较试验; “威麦16”、“威麦16”、“麦18”正在参加陕西省联盟产品比对试验。此外,该所还完成水陆小麦杂交组合288个,选育出高产、抗锈、粉质3个品种。防霉等苗木系。
在西瓜品种选育方面,研究所引进西瓜种质材料600份,创制种质材料300余份,筛选出优质杂交组合65个,筛选出适合设施栽培的西瓜品种8个; 选育“金之尊”、“秀雅2号”、“拓花地龙”3个西瓜新品种,1个甜瓜品种“晶翠米特”; 西瓜“维优1号”、甜瓜“雪红蜜2号”完成。 三个西瓜新品种“高氏脆瓜”的“DUS试验”。
玉米品种选择方面,播种玉米育种材料785份,其中优良自交系17个,其中核心自交系3个,引进玉米新品种27个,播种新品种示范展示7.5亩。 与内蒙古西蒙种子有限公司、宁夏俊凯种子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西蒙185”、“俊凯915”已通过省审定; 自主选育的“威科10号”(暂定名)已完成陕西省审定。 “维科11”、“维科12”分别参加2019年、2020年“陕西省4+1科技企业玉米育种联合体”试验; 与西北农林大学合作,播种国家常见玉米穗腐病鉴定材料535份,西北农林大学自交系抗病鉴定材料595份,甜糯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鉴定35份,甜糯玉米品种39份对比测试; 陕西省每年开展夏玉米认证试验,面积约1800平方米,品种90个。 2019年10月,全省玉米粮食全程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开启了玉米粮食像小麦一样直接收获的新时代。
在蔬菜品种选育方面,研究所与白水县春花农丰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了番茄新品种“喜润2007号”。 该品种于2018年在农业农村部审定; 抗TY番茄的注册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有一个新品种。 已完成质量检测和抗病性检测。 DUS 测试和转基因测试正在进行中。 开展渭北传统系辣椒品种资源保护和提纯复壮试验,筛选优质高产抗病材料15份,纯化原始复壮材料2份,对80份辣椒材料进行选育。 目前遗传性状稳定,综合性状筛选。 有2个优良的干鲜两用系统。 与陕西辣种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早熟、春播、晚抽薹等类型的“三红”胡萝卜选育。 目前已获得常规自交系20个,早熟型自交系15个,春播自交系13个,晚抽自交系9个,常规型杂交组合5个,早熟型杂交组合7个,完成标记选育11个培育未成熟的抗抽苔种质材料,为下一步品种选育积累了丰富多样的资源。 测试材料。
专业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成果、专利、标准取得新成果
近五年来,研究所共获得“陕西省设施西瓜新品种引种选育及简易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产学研一体化”等省部级成果奖7项设施西瓜全过程简易栽培关键技术及开发》。 示范”、“关中东部设施小西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奖”、“‘农掌门’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系统研发与技术推广”等。
获得“一种温室悬挂棚架”、“一种简易地表覆盖装置”、“一种花粉粉碎机”、“一种农田水肥灌溉输送装置”、“一种简易滴灌带回收机”等1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滴灌带简单回收机”。 果树专用瓶”、“便携式辣椒收集袋”等。
五年来,该所编制发布了10项省市级地方标准:《西瓜大棚轮作和辣椒秋延栽培技术规程》、《渭北旱地小麦栽培技术规程》土地》、《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程》、《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程》、《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程》、《晚椒栽培技术规程》 》、《优质早熟无核西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西瓜苗间隙嫁接技术规程》、《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适生区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秦岭北麓地区》、《冬枣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等,为我市乃至全省农业走向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该所还于2017年出版了《西瓜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
渭南农科院作为陕西省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组织完成了2019年陕西省农业标准项目,《陕西省果蔬标准体系发展规划(2018-2025年)》已立项。陕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编制。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陕西省果蔬专家智库,面向全省范围招募果蔬专家,为我市乃至全省果蔬产业迈向新台阶提供科技支撑走向标准化生产。
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迈上新台阶。 近五年来,研究所共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01篇,内容涉及农业服务、技术前沿、学术交流、科研成果转化、果蔬标准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产业扶贫等。以及其他方面。 在省农业协同创新促进联盟、省农业学会等部门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上多次获奖和好评,也吸引了众多兄弟单位前来学习、考察、交流。
科技“桥头堡”作用凸显
兴农、强农、富农,既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只有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转化实施,才能真正凸显科技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围绕这一主题,近年来,市农科院在农业科技服务群众方面不断创新,收获颇丰。
2015年以来,研究所致力于国家西瓜渭南试验站的基础数据库、产业系统研究和数据上报,为我市利用大数据提升农业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第五届全国西瓜之乡产业联盟大会”在蒲城县成功召开。 来自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家级西瓜专家领导及各种植、销售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对西瓜主产区蒲城县基地进行观摩指导并对我市甜瓜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研究所还组织了“抗旱小麦新品种‘威麦9号’原生态农耕及渭北小麦夏田观摩会”和“早熟耐密粮机械现场会” 《玉米品种收获及全流程机械化技术》为专家和企业、各大粮农展示了新品种、新技术,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同时,研究所依托现有科研成果和技术优势,多渠道开展成果转化,以技术合作、实验合作、多现场示范为重点,采用实验示范、产品对比测试、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治、水肥精准管理等研究技术,在化州区、大荔县、蒲城县、富平县、白水县、合阳县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成果,开展加强职业农民培育,提供科技咨询和指导,积极参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技术培训,为培养新型农民、发展优势产业注入科技活力。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作物技术培训服务140余期,培训8400余人次,培训初级职业农民350名,发放技术手册3万余份,科普宣传册5000余份。已分发。
选派年轻干部到一线村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帮扶、贡献力量; 在院内选派1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扶贫工作小组,定期入户开展结对帮扶,落实扶贫计划,为贫困户提供良种、图书、提供技术服务,加快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数据调查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市农科院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单位为目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职工头脑,强化“四个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展览竞赛”等活动”、党课教育、知识竞赛等,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自觉性,为市农科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不断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连续五年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 通过产业联盟、技术系统、工作站、标准委员会等工作平台,加强与国内技术领先团队、科研机构(所)、知名企业、各县(区)农业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为人才成长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平台。
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实现人才和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开展联合攻关,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单位后续发展积累后备力量。 研究所设有办公室、科研部、孙振实验站三个综合部门,西瓜研究室、小麦研究室、玉米研究室、蔬菜研究室、果树研究室、植保环保等六个业务部门研究室。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科研积极性,研究所打破学科研究部门界限,在研究所范围内开展合作研究,实现人才、资源的交流共享、协同合作,有效提高科研水平研究效率,也客观地促进提高员工的成长和成功。
截至目前,研究所共有职工7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5人(其中高、中级职称42人),其中农业部先进工作者1人; 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省级科技工作者特派员1名、省劳动模范1名、省小麦玉米审定委员会委员2名; 市科技特派员4人、市管理“拔尖人才”3人、市“百人科技人才”4人、市“三“三”人才4人、市级“三区科技拔尖人才”4人、市“科普人才”1人研究生科普人才”、“优秀科普工作者”1名。研究生科创团队中3名年轻同志开始独立担任科研项目带头人,单位科研团队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威麦豪浦城太阳城示范点
今后,市农科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强化科技支撑,保障粮食安全,支撑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农业科研创新能力,打造渭南农业科研品牌,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王贤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