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质学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召开2021年度

本站原创 2024-01-07 04:24:00

2021年11月26日,江苏省地质学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在省勘查技术研究院召开2021年农业地质学术交流研讨会,主题为“展望地质碳汇,助力江苏实现碳汇”尽快实现中立目标。”

南京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副院长赵亮教授在会议上做了《通过强化风化实现大规模CO2去除》学术报告。 赵亮教授站在国家双碳战略研究的最前沿。 他就碳中和的话题探讨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趋势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他从岩石风化和大气二氧化碳去除的传统地质角度给大家做了生动的讲座。 一堂课。 赵教授详细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趋势和危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碳中和技术体系建设的研究进展。 重点分析了强化岩石风化储集潜力的技术原理、应用和模型估算,并列举了玄武岩岩石。 分析了农田耕作系统风化固碳的成功案例,全面阐述了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利弊。 这为地质学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全面实施我国双碳战略提供了新技术思路和指导。 这一时期,地质学家致力于碳中和等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突破思路。

赵教授精彩的学术报告后,与会人员围绕我国特别是江苏地学家将面临的碳中和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了积极讨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黄彪研究员,南京大学顾学元教授、李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陈锁忠教授,河海大学袁旭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李富春教授,陈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苏兰、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张明高级工程师、江苏地勘技术研究院刘建东研究员、徐明钻高级工程师、江苏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基础高级工程师景山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江苏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室。 研究院刘强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廖其林研究员、王少华高级工程师等10余位专家学者均从自己的专业和工作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或理解。 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代表们从生态地质、环境、水文、农林、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科学等方面,探讨了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以及我省各行业双碳研究的布局。从化学、土壤学、岩石学、宏观经济学等学科角度,认真探讨了国家双碳战略下农业地质系统的碳储量、碳捕获、碳利用和封存策略,提出了促进岩石风化作用增强地质固碳和平衡。 产业发展、能源结构改革等建议,代表们还就土壤碳汇建模、可持续发展支持等提出新思路。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针对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自然资源生态管理与保护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应加强地勘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积极主动地做出改变。 大家要立足全国特别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立足今天的研究成果和掌握的数据,从务实、可行的角度推动江苏碳中和战略的研究和实践。 鼓励大家站在社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科技服务或办实事的角度,汇聚基层地质科研人员的智慧和热情,做好相关科研指导和建议等工作后续事宜。 代表们纷纷希望这种务实高效的专业委员会级学术交流研讨会越办越好。

本次研讨会由省地质学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研究院承办。 江苏省地质学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廖启林研究员、刘建东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钱美平等主持本次研讨会,地质学会副秘书长王旺凯江苏省省政府领导及学会秘书处其他成员参加了会议。 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勘察院勘察局地质勘查技术研究所、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海洋研究所、基础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研讨会。

1.jpg

2.jpg

图1 研讨会现场

3.jpg

图2 刘建东院长致辞

4.jpg

图3 代表们交流讨论

(供稿:江苏省地质学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

上一篇:我院承办的市直农业农村系统第二期道德讲堂开
下一篇:2023长春绿色农业与食品国际合作论坛开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