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本站原创 2024-01-07 01:12:00

在农业科研院所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利用有限财政资源增强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助力乡村振兴、合理安排财政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力举措。 支出绩效评价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从分析农业科研院所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贯穿于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建议。落实绩效评价,全面开展绩效评价。 评估管理工作。

农业科研院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 财务项目支出; 绩效评估

农业科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因素。 农业科研院所作为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主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咨询和科技服务。 它们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需要国家财政资金来履行正常的工作职责。 长期稳定支撑。 财政项目资金支持对促进农业科研开发活动发挥重要作用,保证农业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 国家对农业科研院所项目投资总额逐年增加,投资增速持续提高。 科研项目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研究目标、获得科研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实力、增强社会影响、产生经济效益等,都需要科学评价财政项目资本支出通过比较完善的绩效支出评价体系。 对性质、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1]。

1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发展现状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规范财政支出考核行为,科技部、财政部先后发布了《科技评价标准》、《科技评价标准》、《 《科技评价办法(试行)》、《农业金融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和《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对农业科研院所综合绩效管理、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绩效管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2019年,河南省印发《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到2020年底,河南省省级全流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基本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全面融合。 2019年,信阳市出台了《信阳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标志着信阳市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全流程管理链条已初步形成。信阳市市级,预先规划了包括绩效目标评价、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指标评价、评价结果反馈应用等内容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为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保障。预算绩效管理要遵循[2]。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现实意义

农业科研院所利用国家财政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和推广活动。 他们在提高国家农业科技实力、推动农业科学研究发展、获得公众对农业科研机构认可方面的表现是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为农业科研院所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对于优化农业科研金融项目资金配置、促进农业科研创新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成果,促进项目资金高效使用。

2.1 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绩效评价制度要求在项目立项前进行事前绩效评价,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投资的经济效益、目标的合理性、方案的可行性。 对通过绩效评价的项目设定实施绩效目标,有利于项目管理部门实时监控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和预算资金的进度,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项目资金偏离绩效目标,并有助于绩效目标的改进。 财政资金的使用有效性发挥了更加重要的引导作用[3]。

2.2 有利于强化绩效管理责任

根据实施主体,绩效评价分为项目承担单位自我评价、部门绩效评价和财务关键绩效评价。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通过建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明确项目绩效管理中各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职责,通过全过程监控,进一步量化项目实施状况、准确确定责任。 。 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投资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追溯到相关部门和个人,使项目实施各环节的权责明确,有利于增强项目管理实施单位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有利于促进项目绩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4]。

2.3 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配置

农业科研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从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内控管理等角度入手,对科研项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农业科研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提供参考。科技管理部门、财政部门优化资金配置。 依据。 针对设定的绩效评价目标,及时反馈财政项目支出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调整项目预算投入,有利于优化财政部门支出结构配置,更好地整合预算资源和部门资源,有效协调各部门。 项目单位应当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保证财政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 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农业科研院所财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主要评价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没有过多关注项目实施投资应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认为存在绩效管理理念不够、绩效评价应用不够、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5-6]。

3.1 绩效管理理念不深入

我国已出台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大多是宏观性的,对农业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没有具体要求。 有待地方财政部门、科技部门完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项目实施单位仅将绩效评价作为获取科研项目经费的指标,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认识不足。 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与绩效评价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项目实施各环节对资金使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视不够,绩效管理工作不够扎实和深入,绩效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3.2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大多数科研项目都出台了经费管理办法,但管理办法仅规定了项目经费支出的相关内容,对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没有具体规定。 承担科研项目的农业科研机构大多是事业单位。 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项目资金的进度和使用规范。 他们大多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思维来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认为只需要使用项目资金即可。 只要在预算范围和项目实施期限内完成支付,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就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简单性。 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和管理缺乏基本合规性,资金管理效果无法掌控,凝聚效果不明显。 重投资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项目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7]。

3.3 绩效评价应用不够充分

管理部门在设立农业科研财政资金项目时,很少能够利用以往同类财政项目的绩效支出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参考。 由于评估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绩效支出评估仍处于肤浅的状态。 仅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不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人员的表现。 没有提供直接的纪律约束,与“花钱要结果、无效追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降低了农业科研项目资本支出绩效评价的应用功能。

4 农业科研院所财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思考

在农业科研院所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时,不仅要评价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还要评价项目绩效目标的设立是否合理、项目预算编制是否科学、项目实施过程是否顺利、项目实施过程是否顺利等。是否可以获得绩效评价。 更加注重充分利用等方面。 应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理念融入项目实施全过程,逐步建立符合农业科研院所实际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提高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合理性。安排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科研项目和完善资金。 使用好处[8-9]。

4.1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与其他类型财政资金支持科研项目相比,农业科研院所项目有其独特性,工作任务相对明确,技术路线确定,项目实施目标明确。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农业科研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 根据实施情况设计绩效指标体系。 农业科研院所项目评价体系应按照“谁申请经费,设定目标”的原则,根据项目情况设定经营绩效评价目标和财务绩效评价目标。 经营评价目标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目标的合理性、项目目标的完成程度、组织管理水平、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财务评价目标的主要内容一是项目资金落实情况、项目资金实际支出情况、项目所在机构财务管理情况、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情况。 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除了遵循客观、公平、科学的原则外,在确定绩效评价时还需要遵循重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等指标。 目前,农业科研院所财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主要采用评分法。 评价综合考虑科技产出,不考虑科技资源投入。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科研机构放在同一指标上。 下面的判断是不公平的。 评价农业科研院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时,应当根据项目实施单位占用的国有资源和收到的财政投入来确定成本。 项目实施机构因项目实施而产生的论文、发明创造应计入成本。 专利等科技成果、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成果实施带来的社会效益,作为产出效益进行评价。 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对科研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科学评价。 总结农业科研项目,细化项目类型,规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共同目标。 建立个体目标,利用同行评审机制审查绩效指标的合理性,对农业科研项目的独特目标任务、功能、科研产出、成本效益、社会影响等进行有效评价,使评价指标可以更加紧密地与农业科研项目投资绩效相结合,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政策效果和资金使用效果[10]。

4.2完善绩效预算编制制度

农业科学研究是研究自然客观规律的科学。 成果周期长、区域特色强。 实施过程受天气、地域条件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 即使是类似的项目,由于实施地点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存在差异。 在项目初期编制绩效预算时,必须根据项目的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不仅要考虑科研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还必须制定详细的支出计划。 项目支出绩效预算项目主办方应首先确定项目任务工作量,根据工作量制定资金使用预算计划,并在智能识别系统中预设呼叫人工服务的端口,实现“智能客服+人工客服”联动方便客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业务交易,提高客户体验。 随着村镇银行智能数据库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智能终端可以为客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 对于流程复杂或者内容量大的企业,会自动呼叫工作人员协助。 业务处理完成后,设立业务评价模块,对智能服务终端进行用户评价,以便相关人员及时获知需要改进的地方,加速提升用户满意度。

4。结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影响下,村镇银行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应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重点引入更加先进的智能技术,将部分业务转移至智能终端,切实提升部门服务水平。联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参考:

[1] 窦作伟. 村镇银行经营可持续发展[J]. 中国金融,2020(3):103。

[2]刘莉,张哲宇,何大勇。 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合规与智能化转型策略研究[J]. 上海金融,2019(6):84-87。

[3] 林德发,于海平. 智慧金融时代无人银行发展困境与对策[J]. 新金融,2019(2):44-49。

[4]孙晶晶,杨娇娇。 村镇银行探索农业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J]. 农村金融研究,2018(8):69-72。

上一篇:中国农业大学杨敏利教授受邀作学术报告
下一篇:农业部农业生物安全代表团赴英国CABI中心及洛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