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实验基地管理初探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175 2024-01-07
6月10日,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现场专家访谈活动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举行。 来自重庆、四川的多位农业科技“大咖”亮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科技如何赋能农业。
罗佳 摄
据了解,2022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将于6月16日在重庆市潼南区举办。本次推介会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成都市农业农村部主办。重庆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由联盟主办,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潼南区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专家田间晒-成果农户云选技术——科技赋能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区”。 会议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届时,川渝两地相关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将齐聚田野,相聚网络云,共商科技合作,共谋“三农”发展,共同努力推动科技支撑成渝地区现代化高效发展。 特色农业带建设。
苟晓红:重庆农科院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
罗佳 摄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苟晓红表示,建院16年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注重提升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攻克了多项难题。 采用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取得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成果。 60余项成果、40个农作物新品种、1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是重庆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去年提交的合格答卷。
2020年11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汇聚了川渝两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会员单位123个。
“我们围绕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巩固扩大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密切合作。 ” 苟晓红表示,联盟成立一年来,共同组织实施了近40个科技项目,发布了100多项重点应用科技成果,在多个国家推广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四川、重庆等30个市县。
“这次推介会也将是对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一次检验。” 苟晓红说,在地球上写论文,生产者是问题的作者,而我们是受访者。 结果好不好,还要经过实践检验,结果由哪个用户说了算。
张雄:四川将携100项农业科技成果亮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
罗佳 摄
近年来,在川渝两地农业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编制起草了《成渝地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建设专项规划》。川渝两地党委、政府通过了《关于建设成渝地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农业带专题报告》,其主要内容被川渝两地党委、政府通过,为成渝地区高水平农业带发展指明了方向。 ——川渝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川渝农科院的又一次合作,我们也给本次推介会带来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技成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张雄表示,在本次推介会上,四川共带来了100项农业科技成果,涵盖粮油、蔬菜、水果等。
“我们将与重庆市农科院共同推动川渝地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不断研发农业新品种,在川渝地区农业新品种创纪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粮食优质高产。”张雄说。
李先勇:科研工作要与产业需求结合
罗佳 摄
作为国务院表彰的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首届重庆市百千万人才• 杰出科学家,曾带领团队率先攻克重庆高品质产品无法生产的难题。 水稻问题对保障川渝地区粮食生产、帮助稻农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他参与研发的水稻品种已走遍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和“川渝智慧”。
“科研工作必须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这是我从事水稻研究以来的体会。” 李先勇说,当他开始水稻研究时,水稻产业的需求已经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 类型。 当时,重庆的水稻生产“前期多雨少日照,后期高温干旱”,不利于优质稻米的生产。
怎样才能提高大米的品质呢? 针对这一问题,李先勇团队经过数十年艰苦奋斗,终于培育出重庆首个优质稻品种和超级稻品种,实现了高产高品质。
“目前,我们已培育出包括国家优质稻金奖品种‘神农优228’在内的5个一等优质稻品种,整体实现了从劣质到优质,从普通三等优质到二等、一级优质。” 李先勇说,这些优质品种已在1亿多亩南方稻区推广,每年约有2000吨种子出口到东南亚沿线国家。
下一步,农科院水稻研究团队还将向三个方向拓展:培育适合丘陵山区易简耕的品种、培育水稻安全、在基础上培育健康功能品种。传统的高品质、高效率。
姜凯峰:培育优质高产农产品
罗佳 摄
“近年来,我们在水稻、高粱、玉米、萝卜等农产品品种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采访现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江凯峰、中国“光谷”专家、访问学者西”,与大家分享了他参与研究的多个农产品新品种。
水稻方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近年来培育出一系列优质高产的拼香优品种。 新推出的9个品种均达到国家和部颁二级以上标准。 其中,蒋凯峰推荐了三个品种,分别是品香油珍、品香油煎珍和品香油巫山丝苗。 它们的作用是增产,每亩可增产40-100斤。
此外,姜凯峰还介绍了该所研发的萝卜新品种“蜀洛11号”。 “这种萝卜外形美观,表皮光滑,口感细腻,回味甘甜,适合做汤、凉拌、炒菜等。” 姜凯峰说,目前该品种在四川、重庆等地已投资2万多亩。 与春播相比,萝卜品种可增产30-40%。
姚雄:农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迫切需求
罗佳 摄
这次采访中,有一位特殊的“农业科技达人”,不仅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研究,还担任村里的第一书记。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后、酉阳县龙潭镇铜岭村第一村书记姚雄表示,在一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中,他发现农民对优质农作物新品种、丘陵山区急需新型简化绿色生产技术、高效种养新模式、实用可靠农业机械。
去年5月,姚雄进驻铜陵村。 他一进村就调研,发现水稻是最符合当地资源禀赋、最受农民支持、最有发展基础的产业。 因此,何先生把开垦梯田、开发优质高山稻作为铜陵村产业振兴的突破口。
编制《铜陵村乡村振兴五年总体规划》,在村试种重庆农科院培育的优质突破性水稻品种,为村民示范优质水稻标准化种植技术,举办农时高素质农民技术培训班,通过一系列措施,铜陵村现已完成数千亩废弃梯田复垦工作,种植的水稻综合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水平。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