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代表考察我所廊坊基地-
184 2024-01-06
米色墙壁、深绿色尖顶的建筑群旁,墙上和路边,银杏叶密密麻麻地落下来。 花园中西合璧,典雅幽静。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精美的建筑内陈列着镰刀、铁犁、石滚筒、簸箕等传统农具。
中国农业博物馆位于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馆内保存有农业相关藏品14万余件。 近日,中国农业博物馆等60家单位入选全国首批农耕文化实践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发现传统农耕文化依然极具吸引力,它滋养着今天的农业进步,也给了当代人信心和启发,让农业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唐志强,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部主任。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古)。新京报记者 李牧一 摄
数千年农业历史浓缩在农业博物馆
安静的窗户里,有两只栩栩如生的牛模型,中间是一根横杆,横杆后面是直轴犁,后面还有一个牵着牛绳的农夫模样的木偶。 “这套模型展现了汉代的‘二牛打架’。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掌握了成熟的养牛技术。” 唐志强介绍。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展示汉代“二牛斗”农耕法。新京报记者 李牧一 摄
馆内以草叶为裙的古代人体模型,浓缩了农业出现之前,人类在地球上依靠渔猎、采集生活了200万年以上的时光。 直到一万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都吃人工驯化的小米和水稻。
“种植水稻是中国农耕文化开始的标志,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我们的民族才能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变得更加强大。” 唐志强缓步走过陈列柜,告诉记者,从内蒙古巴林右侧出土的旗帜石磊到河南三门峡出土的青铜犁,农具越来越锋利。 ; 从商周时期的泥草房到秦汉时期的木石结构庭院,建筑设计越来越精巧。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牛耕、选种、施肥、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实现了巨大飞跃,进入了世界领先国家行列。这种领先地位,经历汉唐,跨越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
57岁的唐志强在博物馆工作了35年。 他对博物馆里精美的藏品非常熟悉。 但这些天,他看最多的展品是挂在5号馆右手边墙上的八张新图表。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新京报记者 李牧一 摄
八张图表为八个柱形图,呈现了2012年至2021年我国三农各项指标的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农作物种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持续提升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强劲增长,肉、奶、禽蛋、奶制品供应充足。水产品等稳定,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棉花、油料、糖料供应稳定。
“2012年,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89元,2021年将变成18931元。这些变化令人深感感动,也让人们对未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充满期待。”
他告诉记者,博物馆里浓缩了几千年的农业历史,每次从头到尾走过这些历史载体,他都会由衷地体会到中国农业这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多么的卓越。 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们需要继续挖掘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因为这对于今天中国农村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以传统面向未来”
1987年7月,23岁的胡则学从湖北武汉乘坐2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达北京。 一路上,他看到了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的农田风光,火车呼啸而过的稻田和玉米田。
中国农业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胡泽学。新京报记者 李牧一 摄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古代社会农具一直在发展,但整体形态变化缓慢。” “现任中国农业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胡泽学说。
农具展厅里,农具按照历史线性时间一一摆放。 几千年来,农具的材质从木、石发展到青铜,再到铁。 农具的功能已从最初的挖掘、脱粒发展到集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加工于一体,但始终是木柄。 与铁器的结合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观众参观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古代)陈列的各种镰刀。新京报记者 李牧一 摄
胡则学认为,一个国家农具的进步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农业政策和环境条件改善、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等多种力量推动的。 “近十年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消费者对多元化、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设施农业’、‘蓝色农业’及其相应技术装备和设备不断涌现。设施取得了快速发展。” 他说。
11月18日,5号馆正在举办“农村发展三个十年——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览。 展厅内摆放着许多智能机械设备。 一辆饮水机大小的黑色轿车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朱一鸣导师介绍,这是一款设施植保机器人,主要用于温室植保作业。 具有自动驾驶、避障、智能施药等功能。 可实现完全无人操作,单次续航时间4-6小时。 面积约40亩。
上面展板上红底白字介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有能力生产14大类50个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 2021年,农机装备总数突破2亿台,总功率达到10.78亿千瓦,比2012年分别增长21.98%和33.11%; 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03%,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
“每一件农具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有承载人们乡愁的传统农具,也有代表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智能装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中国农业博物馆不仅是国家记忆的保护者,我们在传统中面向未来。” 胡则学说道。
对话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李迎宾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李迎宾。受访者提供
新京报: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藏品陈列情况如何?
李迎宾:中国农业博物馆目前共藏品14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4450件,其中一级文物213件,二级文物611件,三级文物1676件。 基本陈列包括“中华农业文明陈列”,专题陈列包括“中国传统农具陈列”、“中国土壤标本陈列”、“彩陶文物陈列”和“农业科普馆”。
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还策划推出了“建党以来农村政策回顾展”、“中国农耕文化展”、“中国农耕文化展”等一批原创、重要的大型临展。农业科技十年发展成就展”暨“中国农民艺术节”“二十四节气专题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中国蚕丝文化展”“贾文中异形艺术展”展览“百年三农伟大成就——农业农村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农业农村十年——展览”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新京报:文化交流活动怎么样?
李迎宾: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中国农业博物馆仍接待观众约33.8万人次,日均参观人数超过1000人次。 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形成了“农业与生活”、“二十四节气文化”、“节日民俗”五大主题。 、《小农学家》、《趣味自然》等50多门优质农业教育系列课程。 逐步形成“讲授+动手”、“参观+体验”的活动模式; 同时,围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每年重要节日、节气,都会开展适合少儿、少儿的科普体验活动,如“元宵节如火如荼”、“端午粽子”、“ 《月光中秋团圆》《冬至相见》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新京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如何打造农耕文化实践营?
李迎宾:未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继续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努力打造高水平农耕文化实践营,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 推动基础展览改造升级,创新展览方式,丰富展览内容,全面展示新时代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和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进一步创新科普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强科普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推广“博物馆+互联网”建设思路,让更多展览和藏品通过线上呈现,方便公众参观。 提升博物馆区园林气质,凸显农耕文化特色,为观众营造良好、舒适的参观氛围。
新京报记者 赵立新
张树静编辑、刘军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