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蟹田与正规合作金流潺潺
0 2024-12-18
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获悉,由国内科研单位自主研发的针对纺锤形和扁平形鱼类等多种体型的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获得了十余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在养殖产能不断增加的同时,鱼类疾病的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也日渐突出。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养殖鱼类因为疾病发生造成的年经济损失约300亿元。传统的鱼病防治方法多数依赖于使用消毒剂、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一旦使用不当会造成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水体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出台,开发应用疫苗进行免疫防控是遏制疾病发生的重要技术途径和未来发展方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免疫预防与生态防控技术”项目首席专家王印庚研究员介绍,鱼类养殖有群体数量大、难抓取等特点,这给疫苗的注射免疫造成了较大困难。由于我国缺乏适用的鱼类疫苗自动化注射装备,普遍依靠人工进行疫苗注射操作,存在注射部位不准确、注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操作技能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鱼类疫苗的产业化应用和普及程度。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适用我国养殖鱼类的疫苗注射装备,实现鱼类疫苗的机械化、自动化注射接种。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免疫预防与生态防控技术”的资助下,由浙江大学李建平教授领衔的生物环境智控与生物质利用团队,从鱼苗生物物理特性入手,在鱼苗自动定位、注射位置自动识别、柔性夹持、鱼苗腹部快速连续注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研发了多台套针对纺锤形和扁平形鱼类等多种体型的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获得了十余项国家专利。 王印庚介绍,他们所研制的智能型自动化鱼类疫苗注射机,利用人工智能识别和光栅模组识别准确定位疫苗注射位置,对纺缍形鱼类,能根据不同大小的鱼苗,自动调节注射位置,注射效率可达1200-2600条/小时;与人工相比,模块化注射机的注射效率可实现倍增。他们研制的扁平形鱼类智能化疫苗注射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确定注射位置,对大菱鲆、牙鲆的疫苗注射效率达1200-1400条/小时,大大减轻了鱼类疫苗注射的劳动强度。该项技术针对两种体型鱼类所研制的疫苗注射机集成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械电子等多种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了鱼类疫苗自动化注射要求,对鱼类疫病防治、减少抗生素使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据悉,该团队研制的针对纺缍形鱼类的自动化疫苗注射机荣获2021年第一届全国农业机器人创新大赛二等奖。王印庚认为,该类设备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与推广前景,对于开启我国鱼类疫苗应用的自动化作业、大力普及水产疫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