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大数据的指导下社会如何治疗僵猪并促进其快速成长
0 2024-12-30
核心提示:金秋九月,又是收获的季节。艳阳高照,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水稻开镰收割。“经现场测产,这片稻田平均亩产达863.4公斤,比去年增产80多公斤!”种植大户邵国东的3块稻田被随机抽中,现场测产结果让他乐得合不拢嘴。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素有“天府粮仓”之称。地处“天府粮仓”示范区核心样板区的永丰村再获丰收,正是四川推动“天府粮仓” 金秋九月,又是收获的季节。艳阳高照,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水稻开镰收割。
“经现场测产,这片稻田平均亩产达863.4公斤,比去年增产80多公斤!”种植大户邵国东的3块稻田被随机抽中,现场测产结果让他乐得合不拢嘴。
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素有“天府粮仓”之称。地处“天府粮仓”示范区核心样板区的永丰村再获丰收,正是四川推动“天府粮仓”装好粮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全省农业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天府良田”打基础
丘陵是四川的典型地貌。“一坝两山七分丘”的眉山市仁寿县正是这种地貌的典型代表。该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曾13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登上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的观景台,成片的金黄映入眼帘,层层叠叠的稻浪翻滚出丰收的喜悦。
“在丘陵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我们降本增收的第一秘诀。”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说,他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去年添置了11台收割机,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
有了“天府良田”,才有“天府粮仓”。四川山地多、平原少,迫切需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一批“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今年年初,四川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十大任务,列在首位的就是守牢建好“天府良田”。
“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仁寿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乡村振兴局局长余倩说,该县在充分尊重农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土地预流转,提前引进业主流转在建、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确保建成即流转、流转即种植、种植即种粮。目前,仁寿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4.9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3.8%;永久基本农田中建设高标准农田57.9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54.2%,实现了“双过半”。
截至2022年,四川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余万亩。当前,四川正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逐步将63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时,农田建设立法也已纳入工作日程,即将实现用法治守护“天府良田”。
社会化服务增效益
在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瓦子坝村金黄的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忙碌穿梭。“每天从早上10点露水干了我们就开工,一直要忙到晚上8点左右才收工。”井研县老农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建伟告诉记者,进入秋收季节以来,合作社的收割机就忙碌起来了,这种情况要持续到10月份。
“宜机化改造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零散不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问题。”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熊劲宇说,当地按照“谁用谁建、先建后补”的理念,对农田土地开展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弯变直改造,修建农机通行道路、进出坡道,实现中大型农业机械通达地块。
目前,井研县耕地适度规模流转率接近40%,项目区宜机化率达100%。相应配套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迅速壮大,全县从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人员超过2000人,服务对象包含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户等,覆盖面在80%以上,2022年服务小农户4万余户。通过社会化服务,农户每年每亩可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增产10%至20%,农业节本增效超过300元/亩。
“土地深耕每亩100元,集中育秧每亩100元,机收每亩150元,烘干每吨200元……”周建伟说,该专业合作社对外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覆盖了耕、种、防、收、烘、加、销、储全过程,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还大大提升了种田的效益。
放眼四川,随着高标准农田的普及和农业机械的发展,丘陵山区农机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逐渐补齐,农业社会化服务迅猛发展起来。种田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效益显著提升,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良种良法挖潜力
“富顺,再生稻之乡。”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稻粱现代农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袁隆平院士题写的这几个大字十分显眼。综合服务中心外不远处的稻粱园区代寺镇李子村观测点,已完成头茬收割的再生高粱陆续扬花;在古佛镇凤仪村,已完成头茬收割的稻桩上长出绿油油的再生稻新苗,长势喜人。
“富顺气候条件好,高粱和水稻在头茬收割时留足桩蔸,给予适宜的水肥条件,将重新发芽生长,再产一茬高粱和水稻。”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邱明贵说,今年凤仪村头茬稻已经收割,平均亩产684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预计280公斤,好田块可达400公斤,增产接近一半。
富顺县充分利用川南年平均温度18℃、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日照率25%以上温光资源禀赋,在旱地探索推广两季豆、两茬高粱、一季菜的“2+2+1”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在水田探索推广“两茬稻+稻田养鱼+田埂大豆(高粱、玉米)”模式,使良田成为“吨粮田”。
富顺制定了《再生稻种植技术规范》,从“品种选用、育秧、整田、移栽、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当前,再生稻已成为富顺县稳定的耕作制度,再生稻常年蓄留面积在45万亩以上。
凤仪村地处再生稻核心示范片区。记者在现场看到,26个水稻新品种正“同台竞技”,再生秧苗均已进入抽穗期。通过对比试验,它们中最适宜本地气候、最适宜做再生稻的品种将脱颖而出,推广种植。
四川是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先后有9个资源入选全国十大农作物、畜禽优异种质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四川切实夯实“天府粮仓”良种支撑和良法支撑,不断提升着土地的增产潜力。(记者周洪双)
责任编辑: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