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蔬菜过程分为几个步骤-从播种到收获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
0 2025-03-21
我选择了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生物学上的竞争。为了提高产量,我实行了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制度,比如玉米→谷子→豆类→马铃薯这样的循环。我选择平坦的地势(坡度小于10°~15°),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结构疏松的轻沙壤土来种植。
在前一季收获后,我及时进行深翻整地,以便土壤能够充分呼吸和排水。在第二年播种前,我浅耕并覆膜以保温和保持墒情。如果秋天没有时间进行秋翻的地块,我会在春季气温回升后进行耕翻,并使用耙、压、耢工具清除根茬、石块和杂物,同时检查墒情。试验结果显示,深耕30 cm可以增加18.61%的产量。
我采用集中深施肥料方法,在秋季深耕时将农家肥和过磷酸钙混合撒在地表,然后结合耕地翻入地里。在春季播种前,一次性将农家肥、过磷酸钙和碳铵混合施入播种沟内,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配方施肥技术,每0.067 hm2的地块施用2 500 kg至3 000 kg腐熟农家肥,35 kg碳铵,以及35 kg过磷酸钙。
我选用表皮光滑、芽眼浅或较浅、高抗病性、中晚熟品质好的椭圆形脱毒种薯,如荷兰15号或晋苗7号等。催芽后,将薯块摊放在屋内让其自然发芽,当大部分芽眼出芽且芽长1 cm左右时,将病损的剔除,再晾干待播,或切成50 g左右的小整薯待播。
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之间,即终霜冻之前,我开始播种,用打孔技术每个节点放置8~10 cm厚的湿土盖住,并轻拍封口,使膜不露风。此外,每个节点都要使植物生长朝上,以促进提早出苗。我采用70 cm宽超微膜按40 cm窄行70 cm宽行划好行,然后铺膜并打孔播种,确保膜紧贴地面并埋入10 cm泥土之下,用脚踩实防止揭起。
留下的苗株密度为110 cm带幅内两行,每幅小行距40 cm,大行距70 cm;夏马铃薯(荷兰15号)株间27~30cm,每0.067 hm2留苗4 000~4 400株;秋马铃 薯(晋苗7号)或紫花白(34cm)株间每0.067 hm2留苗3 000~3 500株。
田间管理方面,要定期检查覆膜,如果发现风吹开或者有裂口,就要及时用泥土压严。在现蕾期前,要结合中耕往根部培养,拍严防止青头现象。当初花期及盛花期各喷一次膨大素,以促进薯块膨胀,同时控制营养生长,而盛花期还需结合磷酸二氢钾喷雾增强效果。
对于病虫害防治,一般采取以下措施:核桃虫通过辛硫磷粉剂拌成毒土结合 耗地施入或者在翻地前喷洒辛硫磺乳剂;二十八星瓢虫则通过交替使用辛硫磺乳油1000倍液和敌杀死功夫菊脂类农药300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环腐病则通过对切割后的新植霉素5000倍液浸洗灭菌来预防。而收获管理方面,则需要注意提早收获以保证商品性,并确保清理完毕所有残余材料以避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