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所深入新疆喀什献计献策助帮扶
101 2024-02-24
核心观点:随着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近日作出全面解释,舆论场上的“稻子上山”越来越接近真实情况,这正是科普的意义。 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农田保护都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科普无疑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科技创新和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农业亦是如此。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舆论场总是错综复杂。 《稻子上山》的话题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所谓“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水稻“雨养旱种”栽培技术,即将杂交水稻品种从山下的水田引进到山上的旱地种植。 ,无需泡田、育苗、移栽,基本无需浇水、灌溉,也有较好的产量。 去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友勇及其科研团队在云南省澜沧县朱塘乡好芝坝村405亩旱地上推广水稻种植。 最低亩产634公斤,最高亩产788公斤,比传统旱作产量高近10%。 400公斤,当地农民还形象地称之为“稻上山”。
近段时间,《稻子上山》持续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赞者众多,质疑者也不少。 反对声中,有人怀疑云南旱稻产量虚高,也有人认为“水稻上山”难以大规模推广。 有些人甚至将其描述为“砍伐森林以创造农田”……事实上,这些田地已经存在。 这只是旱地。 人们往往会对颠覆常识的事情持怀疑态度,关键信息的缺失也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随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近日全面澄清疑虑,舆论场上的“水稻上山”越来越接近真实情况,这就是科普的意义。
对于一些网友质疑“米上山”想法的声音,我们无需刻薄。 争论越多,真相就越清晰。 需要看到的是,“山上的稻子”话题的火爆,不仅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人民对农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视。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环境保护和耕地保护都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让公众了解相关事实,理解其意义。 科普无疑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梯田种植水稻自古就有,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经验。 例如,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云南哈尼梯田,就是当地农民利用复杂的运河系统将山顶的水引入梯田的成功尝试。 在山上旱田种植水稻是现代人的一项技术创新。 科学研究工作非常严谨,生物生长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从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的解释中我们了解到,“水稻上山”种植模式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山区的旱地。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 到2022年,该栽培技术推广至53.12万亩,水稻平均亩产350至400公斤,比山下水田减产约100公斤。 最高亩产788斤,是专家田的产量,不是农民田的产量。 尽管存在诸多限制,但此次小面积研究对于探索水稻旱作模式仍具有积极意义。 毕竟,科技创新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脚踏实地的工作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在此过程中,显然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科普来培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技术创新和科普是创新发展的两翼,农业也是如此。 《水稻上山》是一堂生动的科普课,我们期待这样的农业科普越多越好。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已开放投稿。 原创评论和理论文章可发送至cepl#ce.cn(#改为@)。 详情请参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理论频道征文。
相关文章:“水稻上山”引发热议 国家农业技术中心、耕地质量中心解释质疑
“水稻上山”需要检验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