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鼓励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搬迁
95 2024-02-23
目前,国家支持的农业科研项目大多以增产为重点,没有考虑农民的需求。 当一些项目被接受时,产量增加了10%甚至5%,科学家们都很高兴。 他们为了自己的娱乐而急于申请国家奖项,根本不了解农民的需求。
笔者一直坚持在农村践行生态农业。 至于产量,按照目前的价格,他们对于每亩增产二三百斤甚至四五百斤的兴趣不大(事实上,田地单位面积的产量还没有增加)。过去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 ,甚至下降,因为农业经营越来越粗放)。 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每亩100多元,农民却很难体会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在城里打工一周的收入比一年种一亩地的纯收入要高得多。
那么,农民有兴趣增加亩产收入吗?愿意投入劳动力吗? 我们试验的结果是,亩均纯收入增加2000-3000元(两季),使他们能够接受无化肥、无农药、无除草剂、无覆盖物、无激素的严格种植要求,没有转基因种子。 采用生态方法进行种植、养殖、储存、加工和销售,直接效果是:
1.农村农田面源污染消失;
2、消失已久的物种回归,尤其是天敌;
3、食品健康时,国家乃至欧盟规定的农药残留基本检测不到;
4、农民收入增加;
五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性早熟、不孕不育、癌症等重大疾病大幅减少;
六、耕地质量改善,土壤有机质持续增加,土壤碳氮库不断扩大。 即使完全不使用化肥,产量也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
七是留守儿童、空心村等社会问题基本解决。
那么,对于国家所担心的粮食生产问题,国家该怎么办呢? 农民自然有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农民深知粮食的重要性,即使赔钱,他们仍然坚持种田。 占全国人口50%的农民实际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就主粮而言,在山东、河南,一亩地可以生产6个人的粮食。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像美国那样,100人中只有2人从事农业,98人在城市“吃饭”,我们还有优势吗?
如前所述,中国农业的优势在于质量,而精耕细作则在于合理的产业布局。 未来的粮食安全,国家应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让一线农民直接受益。 但前提是农民的生产必须是生态的,不能以牺牲耕地质量、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代价来继续发展所谓的现代农业!
现在,对于农民来说,如果想获得更好的农业收入,要么像美国那样继续扩大耕地规模;要么像美国那样继续扩大耕地规模; 或者采取集约化耕作方式,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 前面的路我们是不可能走的。 庞大的人口将去往何处? 后者正是我们的优势——生态农业鼓励高质量的劳动力投入。
因此,围绕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医疗、旅游等收入必须由一线农民直接分享。 国家作为生态农产品的最大购买者,必须投入真金白银到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告别为了增产而不顾根本利益而牺牲粮食质量、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的做法。尽快保障农民利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绿发会为生态文明的探索者和思想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欢迎与作者辩论对话,欢迎留言。)
文:姜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原副秘书长、弘一文明站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