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套袋苹果走出一条科技强果之路

本站原创 2024-01-30 08:37:00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

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由家村,成片的苹果园里硕果累累,果农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而忙碌着,有的提框采摘,有的打包装箱,有的负责搬运,还有的在对接线上下单……路口的货运车辆已整装待发,第一时间要把鲜甜的苹果运到市场。

带头干活的王景波忙得不停手,他今年的任务与以往不同,除了照顾果园眼下的生意,9月下旬,他还要带上苹果,去浙江嘉兴参加腾讯发起的一场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原来,王景波的苹果入选了“丰收好物计划”——这项计划由农业农村部指导,腾讯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各地政府合作,联动设计公司,为农产品的包装进行重新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国内苹果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王景波的苹果能够优先入选,靠的是什么?有何特别之处?奥妙就在“免套袋苹果”之中。

苹果不套袋  创造产业示范样板

上世纪90年代,山东果农开始使用苹果套袋技术。套袋不仅切断了多种病、虫对果实直接造成危害的途径,有效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还能促进果实表皮光滑、颜色亮丽。但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这项技术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首先,套袋产生了高昂的成本。据统计,1亩苹果园平均套1万个袋,折合纸袋费和套袋、摘袋人工费,每个袋的成本为0.2元,仅此就占了生产总成本的大约1/3,山东平均每年要套袋200—250亿个,费用总额达40多亿元,全国则为数百亿元;其次,套袋所用纸袋,以及摘袋后铺设反光膜,也产生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

2016年开始,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小龙合作社)先后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山东省农科院支持下,进行一系列种植模式的研发创新,最终试验成功了免套袋苹果技术和生物疏花疏果技术,开创了现代苹果省力化栽培新模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王景波是小龙合作社理事长。他介绍,果园选取矮砧脱毒大苗建园,采用起垄宽行密植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在果树机械修剪、果实免套袋、智能苹果采收、生草覆盖、以虫治虫、病虫害物理防治等方面显著提高了工效,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达到了节本增效的效果。

作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吕常厚说起免套袋苹果时,颇有感触。他说,免套袋不光“免”去了套袋、摘袋的辛苦忙碌,另外还“免”了很多人工、纸袋等费用,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单说苹果栽培和鸭子养殖,大家并不陌生,但果园养鸭、种养结合,这招却是琅琊岭的一大创举。鸭子能捕食果园害虫和吃草,鸭粪含硫高,又可杀虫杀卵。果农在放鸭区定期喷洒生物菌液,使鸭粪尽快腐熟发酵,既提高了土地的有机质含量,也使果树更健康、果实更美味。琅琊岭这种“种养结合”,形成了苹果种植和畜禽养殖互助促进、协调发展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达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再使用和再循环的目的。

经过这种新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免套袋苹果,因充分沐浴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光照时间长,营养丰富,糖度高,口感风味好;也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据王景波介绍,每亩地能节约人工、纸袋、反光膜等成本6000元以上。

2018年,农业农村部把首个全国苹果免套袋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落户琅琊岭。这一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对现代果园省力化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示范样板。

合作社经营 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光我个人好,代表不了什么,也没有意义;带动引领村民致富,才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王景波告诉记者,目前朱桥镇由家村有300人,在合作社劳动的村民就有110人,每人每月可领取3000元工资。

小龙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最初成员有235户,现在已经扩大到700多户。免套袋苹果种植面积2000多亩,涵盖了附近大琅琊村、小琅琊村、镡家村等八个村庄。当地农民通过流转土地、集资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社,并凭借土地的租金和分红获得收益。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

朱由村一大队的张香圃经营着60亩的果园,是王景波十几年的合作伙伴。记者见到张大爷的时候,他和老伴正在园子里忙活,皮肤晒得黝黑,但精神头十足。他是一位有着30多年“果龄”的老果农,从1985年高中毕业以后就开始种苹果,经历了80年代的苹果种植、90年代的套袋技术,2016年到2018年因为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等原因,连续三年亏损……后来,张大爷按照小龙合作社的种植模式进行果树和种植模式改良,两年时间便实现了增产盈利。

“采用免套袋技术,大大节约劳动力,减少人工,种出来的苹果好吃,大家又愿意买,我就尝到了甜头。”张大爷对记者夸赞王景波说,作为大家伙儿的致富带头人,王景波有魄力,有能力,以后还要继续跟他合作下去。

不仅切切实实地给村民带来了经济上的红利,琅琊岭生态果园还带动和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回乡工作,赵官庄村的王秀强就是其中的一员。王秀强大学毕业后在济南一家国企工作,可端着“铁饭碗”的他,总觉得开网店的发展前景更大,能够回老家工作,也是他的理想。恰好,小龙合作社正缺这样的技术人才,“王景波+王秀强”组合一拍即合,王秀强于是就回到了家乡工作,在小龙合作社担任运营经理,负责免套袋苹果日常销售的网络运营。

“在家里工作的感觉真好,虽然很忙,操心的事也多,但是忙得充实,忙得高兴。”交谈中,王秀强对家乡这份工作的热爱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对于回乡工作的年轻人,王景波总是倍加爱护:“说心里话,合作社找到这样的年轻人不容易,我十分珍惜。但是我现在还不敢让年轻人参与到育果环节,就是怕他们亏损了。果园有损失我可以来承担,但不能让年轻人有损失。我盼望着,等到合作社的各项条件都慢慢成熟了,年轻人们能把这些活接过来,干下去。”

数字化平台  助推好物销售升级

“合作社就像个家,再困难的时候,我也不会离开。我得带领乡亲们克服困难,一直干下去。可我心里也愁啊,为苹果栽培的人工发愁,为市场发愁……”谈起琅琊岭苹果目前的栽培和销售情况,王景波的苦恼也不少。

近几年来,农村的用工成本在增高,劳动力又逐渐老龄化,“雇工难”“雇工贵”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以小龙合作社的村民为例,工人的平均年龄达到60岁,最大的甚至有80岁。50多岁的王景波就自嘲:“在我们这儿,我可算是年轻人!”

未来要如何才能吸引年轻人回村工作?王景波认为,首先是收入问题,年轻人的消费高,回乡得有可观的收入才可以,否则就留不住;其次还需要整洁的环境、网络化办公平台,特别是地里的农活,要能够实现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升软硬件环境。

与此同时,烟台市积极推进本地化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为回乡的年轻人、种植大户提供土地流转、技术、托管、养老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务支持,让他们看到发展的前景和希望。

据王景波介绍,目前琅琊岭免套袋苹果的销售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传统的市场批发,水果经销商上门取货,二是通过微店与各地的大型超市对接,三是通过实体体验店,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对接。但这些销售渠道还不能完全消化当前的苹果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近年来流行的直播带货这个新事物,王景波团队看在眼里,跃跃欲试却苦于还没有完备的能力。所以这次的“丰收好物计划”,对烟台免套袋苹果来说,无疑是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拓展市场的好机会。

据了解,“丰收好物计划”是腾讯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借助腾讯的资源与能力,推动农产品品牌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共同富裕的专项计划。这一计划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腾讯广告、微信联合发起,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各地政府合作,通过平台流量和生态资源支持、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定制化服务与人才支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践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和助力共同富裕。

“销售途径确实还是我们的短板,使得琅琊岭免套袋苹果虽然好,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走不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王景波说,盼望未来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把免套袋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就能以更便捷的方式销售到全国、甚至出口海外。

据悉,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期间,“丰收好物计划”将为多款农产品进行广告推广投入,以提升售卖效果。

“琅琊岭免套袋苹果能入选‘丰收好物计划’,我感到十分骄傲。”吕常厚认为,“丰收好物计划”是企业践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助力共同富裕的积极行动,是企业反哺社会,反哺农业、农村、农民的有益举措。希望通过参与这一计划,为烟台免套袋苹果产业注入更多新鲜活力,也希望更多的烟台农产品能加入该计划,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赵新宁)

上一篇:中国草协在北京更换教练 任命何新田张英军为第
下一篇:六问六答 揭秘柑橘保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