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本站原创 2024-01-28 16:44:00

农业科研项目_科研项目立项项目_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

2019年7月21日,在乌鲁木齐,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按照《科技评价办法》相关规定在乌鲁木齐召开。科技成果评价办法》,并按照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的标准和程序进行。 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五家单位共同完成的“新疆绿洲棉花”项目“连作障碍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评审开展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参加本次评审会的专家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王昆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康定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郭文超等。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田立文。 由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叶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佳佳、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土肥研究所研究员马兴旺组成科学。

经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以北疆和南疆棉花长连作主产区为研究区域,核心是揭示新疆绿洲棉花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旨在提出减少棉花连作障碍、提高棉花生产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技术。 经过15年的联合研究,从作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多个学科,以及农学、植物保护、植物营养、农业微生物、土壤肥料等专业方向,系统地揭示了新疆绿洲棉区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机制,建立了我国绿洲棉区棉花连作障碍治理的技术体系,并通过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创新点如下:通过对棉田土壤养分元素、微生物群落结构、化感自毒、轮作、秸秆还田等多维度系统研究,首次揭示连作棉花缺钾问题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失衡和化感作用。 我国绿洲棉区棉花连作失败机制是造成物质积累产生自毒效应和土壤病原真菌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首次报道棉花植株分泌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和香草醛四种次生代谢产物,对棉花具有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这是导致棉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棉花连作障碍。 可见绿洲棉田土壤中棉花化感自毒物质没食子酸的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显着增加。 改变模式; 建立了我国绿洲棉区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平衡模型,明确了长期连作棉田秸秆还田适宜量和阈值,首次揭示了连作棉田的营养和生物效应。长期秸秆还田连作棉田; 针对我国绿洲棉区连作障碍管理,首次明确了连作棉田轮作茬选择的优先顺序,优化轮作模式,解决棉田连作障碍; 开发基于微生物组修复棉田连作障碍的技术和产品; 探索了控制棉田连作障碍的技术,重点是增钾补磷、减氮和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 最终构建了基于我国绿洲棉区土壤特点和生产特点的棉花连作障碍防治技术体系。 项目研究成果丰富,其中:获得专利5项,发表论文54篇,其中SCI论文4篇,EI收录论文1篇,出版专着1部,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9人。 形成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北疆、南疆建立核心示范区,并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410.58万亩,籽棉累计增产15.15万吨,新增效益8217.78亿元。 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整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没食子酸作为连作棉田优势化感自毒物质的发现以及丛枝菌根复合接种剂在连作棉田的应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专家组综合评审,与会专家一致同意“新疆绿洲棉花连作障碍形成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上一篇:努力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高地
下一篇:果蔬专业合作社宝山以物联网机器换人推动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