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举办三学科优秀农业科研人才来校学术交
50 2024-01-24
为推动甘肃农科院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应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动力充分发挥。流动。 “十三五”开局甘肃农科院土肥节水农业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举办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土壤与农业生态”的兰州、晋城会议。 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耕地质量管理站、甘肃省农业环境保护站以及我院旱作所、植保所、生物技术所、土肥所的100余名科技人员出席学术报告会。
会议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节水农业研究所所长车宗贤研究员主持。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春贵研究员致欢迎辞。
共有五位专家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
报告1.植物化感作用与诱导抗性的关系。
罗世明教授是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教学名师。 长期从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曾任国际化感学会常务副会长、亚洲化感学会主席、中国农业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现任农业部生态农业建设工程专家组组长。 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人民教师奖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第三届高等学校杰出教学名师奖等荣誉。 培养研究生50余名,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书籍14部。 “南方红黄土区综合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2.传统农业维护的生态机制及其对集约农业的启示。
陈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系主任、浙江大学生态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生态功能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GIAHS)的生态基础。
报告 3. 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
李成云教授,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人选。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究项目、973前期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11项成果。 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主编、副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科技专着5部。 云南省振兴滇英人才获得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报告4.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好处和挑战——环境生物安全。
卢宝荣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生物学分委会主任。 国务院纪律审查组成员、中国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农业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 多个国际国内刊物编委。 多年从事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系统进化生物学、群体遗传学、保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研究。 撰写英文专着1部,参与编写英文专着10余部,中文专着5部,发表论文近300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荣获国家、省部级奖项十余项。
报告5.草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碳含量变化机制。
Dario A. Fornara教授,博士生导师,爱尔兰可持续农业科学系农业食品与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爱尔兰科学研究委员会专家评审员、傅立叶大学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侧重于地上地下相互作用对生产力、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土壤碳库的影响。 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专家们代表了相应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渊博、造诣深厚、经验丰富。 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具有创新性,既有深刻、发人深省的学术理论,又有启发性的人生智慧。 他们深刻的理论和独特新颖的观点让大家频频感悟,受益匪浅。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经验、做好事、学好课、结出丰硕成果,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和服务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地区、农民,实现“农业科学梦”,建设幸福美好世界。 我们将为建设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更加努力。
【肥料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