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落户清远
153 2024-01-11
地图集
本报讯(记者 卢可欣 实习生 王赛南)8月11日,由商务部主办、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承办的2017年乌拉圭大豆种植技术研讨会闭幕式在乌拉圭举行。北京。 据了解,研讨会于8月1日开始,历时11天。 主题是“大豆种植技术”。 24名乌拉圭学生学习了大豆育种、大豆分子标记开发等专业课程,并赴广东深圳考察。 国家基因库、植物工厂等。培训班得到了商务部、农业部的高度重视。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对培训班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 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做了精心的课程设计和准备以及专业的考察。
闭幕式上,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罗明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这十天的学习历程和精彩瞬间。 互补互助,友好合作交流,将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本次研讨会的圆满结束,也是推动中乌两国更广泛合作、深化友好关系的起点。
商务部培训中心规划招标处副处长王亚杰表示,未来几年将派出相关专家赴乌拉圭开设培训班,通过科研交流让更多人受益。 也欢迎乌拉圭学生到中国高校参加学位教育项目。
乌拉圭学员代表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研讨会让他们有机会了解中国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中国在大豆育种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有机会与中方合作。未来其他作物的研究人员。 共同探讨,建立合作关系。
据介绍,本次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是来自乌拉圭国立农牧学院、乌拉圭共和国大学农学与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博士和硕士。 为满足他们的学术交流需求,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整合资源,邀请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大豆育种、基因改造等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授课给学生。 专业性强,学生与专家互动频繁。
培训班学员MATIASMARTIN表示,本次培训班的每一位专家都进行了精彩的授课,让他受益匪浅,能够参观国家基因库更是让他惊喜不已。 中国丰富的遗传资源、强大的遗传技术和先进的科研设备,让他对中国农业有了新的认识。 他希望未来有中国专家来乌拉圭,为他们提供更详尽的实践指导和教学,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农业合作。 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