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园初见成效
91 2024-01-08
9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作物科学学术报告会,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郑军、杨平、童红宁、谢锐志作报告。 作物所副所长刘路祥,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玉梅、院长刘庆昌出席报告会,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赵长兴主持。
刘庆昌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赵长兴介绍了四位主讲人的基本情况,希望全体师生珍惜这次机会,认真聆听,积极理解。 四位专家学者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麦抗黄花叶种质资源的发现与育种利用、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分析及大麦黄花叶病的分子设计等进行了探讨。水稻高产稳产及现代玉米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他们作了报告,详细介绍了各自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科研成果。 他们还对现场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分享了自己的深刻见解。 整个报告持续两个小时,互动活跃,大家受益匪浅。
郑军,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 200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玉米抗逆分子生物学,以及玉米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 在此期间,他多次前往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学校开展合作研究。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因工程重大项目等研究工作。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6篇,其中Plant Journ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SCI收录论文35篇。
杨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他在四川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德国哈勒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随后在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和瑞士苏黎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7年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担任大麦遗传资源创新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目前从事大麦种质资源及广谱抗病性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童红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留校任研究助理。 201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2014年6月访问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2016年12月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被中国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为研究员,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军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技术创新领军人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长期致力于水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的作用机制分析。 他克隆了DLT、GSK2、BG1、GL2等基因,阐明了油菜素类固醇控制叶角、株高和粒形的具体途径,并提出了激素的利用。 作物下游成分分子设计改进的思路,发现优化细胞分裂素的空间分布可以同时提高产量和耐盐性。 研究成果发表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PNAS、Nature Plants等期刊上。
谢锐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生态生理学和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理论,目前主持“十三五”粮食高产高效科技创新重点研发计划“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响应机制与适应”玉米生产体系应对气候变化”“性耕途径”项目,承担玉米生产技术推广、科技服务和科普工作。 在国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 参与编辑出版书籍十余部。 作为主要作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