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本站原创 2024-01-04 15:47:00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体着力点。 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 世界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包括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环境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环境生态问题亟待提高等。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建设。 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描绘乡村振兴美好图景,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助力。

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目标任务发生深刻变化。 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亟需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鉴于我国农业农村科技供给水平较低,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现状,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一要围绕我国农业农村科技需求,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构建各创新主体协调互动、高效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配置创新要素,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大学、科研机构。 协同创新是乡村振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二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联盟,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农业科研攻关,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创新平台建设。 三要健全适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律的保障体系,改革科技管理方式,激发创新动能,营造良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着力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供给。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工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石。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特色、品牌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农业发展格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科技与工业深度融合。 一要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培育,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孵化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中心。 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基地和重要载体。 三要大力培育“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四是搭建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工业企业深度融合协作平台。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进步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也是衡量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指标。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既需要公共服务平台,也需要专门机构。 为此,一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农村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功能。 二要融合应用农业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打造“互联网+农业科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三要加快校地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强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四要引导社会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咨询、技术中介和技术服务机构,通过技术咨询服务引导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强化农业科技人才支撑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当前,要着力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薄弱问题。 一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作用,加大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要积极探索建立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培训相结合的职业农民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人才保障,积极引进领军人才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 二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实,吸引各类优秀技术、管理、业务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科技特派员服务的长效机制。服务基层。 三要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训,建立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机构,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四要加强农村科普教育,营造良好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形成创新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的新局面。

稳步推进科技精准扶贫

科技扶贫潜力巨大,尤其要在精准上下功夫。 一要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坚持扶贫志智结合,充分发挥相关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科技定点帮扶结对帮扶,服务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形成更加“个性化”的科技援助计划。 二要搭建农业科技援助精准服务平台,建立科技专员工作站,创新科技援助模式。 三要实现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强化社会化创新创业服务,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四要深入开展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普活动,提高贫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

目前,县域科技创新基础相对薄弱,创新资源配置较少。 有效脱贫攻坚、做强县域经济,迫切需要提升县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为此,一是要加大县域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的落实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县域企业等各类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加强科学与科技的有效衔接。科技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县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大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二是支持县域结合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县域流动和转化。 三要以农业科技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科技创业。 四要加快建设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网络,让科技惠及更多农村,打造有特色的县级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引领高地,探索新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网络。依靠创新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

(撰稿:秦健、付小英)

上一篇:人才学校 任力教授课题组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压
下一篇:作科所抗旱转基因小麦研发取得显著进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