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盛宴点燃农业科技梦想

本站原创 2023-12-23 14:55:00

网红产品“减脂燕麦片”、香甜可口的“椴树熟蜜”、清甜爽口的二色西瓜、高胶原蛋白泡椒牛皮、自制茶味面膜、麻籽精酿啤酒、高支数新疆棉花,用手机扫描农药残留检测试纸,植保无人机、昆虫迁徙探测雷达、无人农场、不需要阳光的植物工厂……从食品到保健品和药品,从棉花、油料到水培蔬菜、水果和组培花卉,从快速检测技术到高科技设备应有尽有。 5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启动第三届“农科开放日”。

启动仪式后,中国农科院34家所属单位于5月26日至30日举办“农科开放日”活动,围绕“科技保障农产品安全营养”主题,进行开展科普解读、实验室参观、动手实验、互动体验等各类活动,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试验站、试验装置等向公众开放,共同打造一场“盛宴”普及农业科技。

电影《流浪地球》中,科学家在空间站冷藏了1亿颗农作物种子,以防止农作物因环境变化而灭绝。 那么现实世界中,这样的“种子库”真的存在吗? 事实上,这样的“种子库”被称为种质资源库。 5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种质库暨科普基地传来阵阵欢乐和欢声笑语,该所举办的“探秘种子方舟、感受种子”的“农业科普开放日” “生命的力量”正在进行中。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学生在这里体验了不同的培训课程。

在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种质资源专家夏欣科普了种质资源的概念、作用以及我国大力建设种质资源库的战略意义,并向同学们讲述了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利用种质资源。 好的,留着吧。

夏欣介绍,“发芽室”就像是种质资源登上“种子方舟”的资格考场,在这里可以了解种子发芽情况,体验种子的生命力; 实验室就像“种子方舟”的科技研发部门。 这样,您就可以了解种质资源“不朽”的奥秘,识别“种子中的短命鬼”,对低活力种子进行“种子急救”; “干燥包装室”是种质资源登上“种子方舟”的利器。在房间里,您可以体验资源登船前的准备工作,观察各类种子,了解物种多样性等知识点。

在研究所科普基地,专家们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研究所研发的最新品种以及国家农作物种质库保存的优良种质资源。 包括小麦、小黑麦、大麦(大麦)、玉米、高粱、小米、燕麦、豆类、甘薯、马铃薯、秋葵、油菜、亚麻、芝麻、蓖麻、棉花、向日葵、薰衣草等20余种农作物,共有70多种品种,以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小麦立体均匀播种技术。

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库也是果树的“种子柜”。 当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向社会开放近4000份果树种质资源,其中葡萄种质资源近2000份、桃种质资源1300余份、梨种质资源600余份。 公众品尝了桃子、葡萄、樱桃、桑葚、西瓜等最新培育的特优水果。 果树专家解释,果实之所以好看、好吃,是因为它们是经过科学家选育的优良品种,这一切都离不开种质资源。

“这是天敌昆虫,它可以吃掉偷窃人类食物的害虫,保护我们的庄稼!” 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举办主题为“探寻农田小卫士秘密,畅想绿色新生活”科普专场活动,采用游园形式,让农田小卫士公众可以亲身、直观、近距离地学习农业科普知识,了解绿色农业和绿色植保理念,感受农业科技的独特魅力和绿色新生活的想象,吸引了300余名近千人参加。各行各业的家庭。

活动精心设置了游览路线。 儿童在家长指导下完成入学注册后即可领取印章卡。 了解了园内必须完成的任务后,孩子们很快就开启了“打卡”模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尤其是“逛街玩”两个区域都布置得漂漂亮亮,呈现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在“带你游”区,小游客排队亲自操作静电喷雾器,观摩“食诱剂”、“性引诱剂”等绿色防控产品以及种植天然植物的防控原理。寄生昆虫的天敌。 及应用实例,直观体验绿色农业; 在“玩玩”区,孩子们可以制作微生物盘子,画天敌和昆虫,种植西红柿、小麦、黄瓜等绿色植物,加深体验,畅想绿色新生活。

在“看一看”区,孩子们在密集讲解中,通过观看展板上有趣生动的图片,了解了各种农业昆虫、害虫天敌和生物微生物,了解了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效果。 尤其是孩子们对植保所和“凤春”专家提供的木霉保护如何保护一棵老“死树”表示非常惊讶! 他们对昆虫在生长期有趣的“变态”行为表示惊讶! 有的孩子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微小生物,学习换载玻片、对焦等技能! 在“听听”报告厅,专家们生动地演示了“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的生物防治理念。

通过学玩结合的科普活动,学生们体验到了观察、动手、思考、参与的乐趣,即学到了农业科学知识,受到了科学思想的启发,在自己的生活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心。 本次活动由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研究室主办,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 生物防治研究室主任徐学农研究员表示,希望广大青少年在通过活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从小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农机在田野里自由行驶,驾驶舱内却空无一人。 这不是科幻大片中的场景,而是无人农场的无人农机装备示范现场。 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简称资源规划所)在无人农场智慧果园示范基地举办“农业科普开放日”活动成都天府同村。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来完成。您有没有想过,未来农业生产也可以通过一点点手机和电脑来实现?” 描绘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农业。 他说,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可能不明白农业生产是怎么回事。 说到农业,他们就会想到艰苦的劳动。 事实上,农业领域还有很多“黑科技”。 “我们建立了‘智慧’果园,将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学知识和农业生产流程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技术、系统和智慧农业装备,让计算机代替人脑,机器代替劳动力,数据代替经验,人们不用下田,不用操心,农活也能干,效果也好这样做可能比人们自己做更好。”

“机器人如何耕种?” 是本次开放日活动的主题。 智慧农业团队专家带大家近距离了解机器人在果园的无人化、智能化作业。 通过无人农场的智能传感设备和智能设备管控平台、田间巡逻机器人、水肥一体机、智能喷洒、智能除草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操作流程的精彩演示,帮助青少年直观了解无人农场如何机器人帮助农民种田,能帮助农民做什么工作,机器人由什么设备组成等等,引得学生和家长惊叹和欢呼。

演示结束后,在团队的指导下,学生和家长还参与了设备的操作,亲身体验了“智慧农业”,体验了科研实践的过程和乐趣。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先武在活动中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科普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农业科技的神奇,触摸农业的未来,激发青少年对智慧农业的兴趣。农业,让更多人热爱农业、热爱“智慧农业”。 农事”,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投身于农业研究。

农民报·中国农村网记者 李丽英

上一篇:我院一项魔芋复合种植技术获科技成果鉴定和登
下一篇:你懂辣吗----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