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研究揭示麦蚜唾液蛋白激发小麦防御反
75 2023-12-19
9月13日,在河南正阳县召开的花生提质固氮减损增产ARC耦合技术千亩连片应用现场观摩与交流研讨会上,以张新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花生提质固氮减损增产ARC耦合技术创新性突出,打破了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理论的现有认知,具有“二固”(固氮、固碳)、“三增”(增产、增效、增安全)的鲜明特点,符合新时代国家农业产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需求,在花生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减损、减肥、减本和减碳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的一类真菌毒素,花生、玉米等粮油产品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威胁产业发展和生命健康,其污染阻控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同时,花生属于豆科作物,能够与土壤中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作物养分氨,但自然状态下花生根瘤数量少,固氮效率差,难以满足高质高效绿色生产需求,如何提高花生结瘤固氮效率同样是世界热点前沿难题。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历经20多年持续研究,通过从土壤源头开展黄曲霉毒素阻控和结瘤固氮诱导耦合探索,首创花生提质固氮减损增产ARC耦合技术,发明ARC微生物菌剂,实现了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与同步提高生物固氮。2020年至2022年该技术连续3年在全国花生主产区示范应用,普遍出现结瘤时间提前、结瘤数量增多、结瘤及固氮时间延长、固氮酶活性提高,示范点普遍显著增产。
202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组织对全国花生主产区16省40个花生示范点现场测产结果显示,高、中、低产田及盐碱地四类产田普遍显著增产,平均增产19.67%。同时,花生果黄曲霉产毒菌丰度降低60%以上,花生仁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下降80%,黄曲霉毒素阻控效果十分显著,应用ARC微生物菌剂试验示范田均表现出显著的提质固氮减损增产效果。
观摩研讨会上,专家组公布了13日在河南正阳县兰青乡吴庄村程旭东家庭农场示范田现场测产结果,通过采用该技术,示范田花生亩产达375.2公斤,相比对照增产20.37%。在正阳县黄磊家庭农场2800亩花生连片示范现场考察现场结果显示,技术示范区花生正处于饱果期,植株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根瘤数量显著增加,果实更饱满。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