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羊肉风味甄别与产地身份识别数字化

本站原创 2023-12-06 07:04:43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牧草及草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建议的“内蒙古草原羊肉风味甄别与产地身份识别数字化溯源技术”被纳入《2022-2023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领域科研与技术创新需求建议名录》。

 

  内蒙古草原羊肉质鲜美、风味独特、广受好评。羊肉风味是肉类食品消费的主要驱动力,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目前,市场上存在草原羊肉掺假,以舍饲羊冒充放牧羊的现象,消费者在购买优质优价草原羊肉时仍缺少甄别方法和科学标准。分析测试中心基于气-质/质、气-嗅闻技术结合数据分析方法,已对内蒙古不同区域羊肉特征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完成了舍饲和放牧羊风味物质差异分析并开始创建数据库。在本次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领域科研与技术创新需求建议中,分析测试中心提出拟结合仪器检测、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化溯源技术,对内蒙古不同地区草原羊肉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和差异分析,达到身份甄别和溯源的目的,挖掘内蒙古草原羊肉品质优势。

  为贯彻落实习总“四个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科技进步,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至今,分析测试中心致力于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品质评价研究,从产品的营养品质、食用品质、风味物质等方面系统挖掘赤峰小米,乌海葡萄、苏尼特羊肉与乌珠穆沁羊肉、锡盟奶酪等13种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产品的优势品质指标,并探索产地因素对优势指标及风味特征的影响机制,用数据科学回答“地标保护工程”产品“好在哪,为什么好”。累计完成579份名特优新农产品评价报告,其中544个农畜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目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鉴评产品包括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畜产品类、禽产品类等15个大类,80多个品种,基本囊括了内蒙地区农牧业优势品种及优质农畜产品,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助力内蒙古的优质农畜产品走向全国。

  

上一篇:时政新闻农发行推广吕梁模式助力产业扶贫
下一篇: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湖南正在这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