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科研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本站原创 2023-11-30 12:16:55

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日前揭晓,我所一项科研成果“生态学试验证实Bt转基因棉花种植可促进对害虫的生物控制”榜上有名。

  

同时,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还有是: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取得系列重要进展;阐明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其复苏模式和原因;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揭示两种天然产物靶向特异蛋白治疗白血病的机制;证实单倍体孤雄干细胞具有可替代精子和快速传递基因修饰的能力;解析出TAL效应蛋白特异性识别DNA的结构基础;揭示营养匮乏引发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发现利用倒置结构可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该评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编辑部、《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共同举办。评选程序分为推荐、初评、函评和发布4个环节。最终结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投票选出。

  

 

  

“生态学试验证实Bt转基因棉花种植可促进对害虫的生物控制”成果简介

  

过去10多年,多种Bt转基因作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化生产,有效控制了几种重要的靶标害虫,并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量。由于广谱性杀虫剂可以杀死有害昆虫的节肢动物天敌,因此杀虫剂使用的减少有利于对非靶标害虫的生物控制。然而,科学界并没有从景观生态学尺度阐明天敌昆虫与非靶标害虫的种群长期演替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孔明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基于长期的田间系统生态学试验研究和华北六省32个点1990-2010年的观测数据分析,发现伴随Bt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杀虫剂的减少使用,三类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瓢虫、草蛉和蜘蛛)的种群数量显著上升,并通过它们的捕食作用显著降低了棉花伏蚜的自然种群数量。同时,这些天敌还从Bt棉田进入邻近的玉米、花生和大豆等田地,对多种蚜虫发挥了自然控制作用。上述研究通过证实Bt作物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害虫的自然生物控制作用,拓展了对抗虫转基因作物生态效应的认识。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 2012年7月19日Nature [487(7407):362-365]上。

  

 

  

 

  

 

  


上一篇:2023年王森凭啥成为了成都榜样最美科技工作者农
下一篇:我所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