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适宜性与生态平衡广西竹鼠的栖息地选择
0 2025-02-07
我来重新表述这段内容:
育成母牛意味着从断奶到第一次配种的整个过程。这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6~12月龄、12~18月龄和18~24月龄。在每个阶段,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都有其独特的要点。
首先是6~12月龄期,这是一个性成熟期,性器官和第二性征会迅速发育,而体躯则在高度和长度两个方向上快速生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且确保日粮中含有一定量的容积,以刺激前胃继续发育。此时,除了供应优质牧草、青干草和多汁饲料外,还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精料,精料占比总干物质量30%~40%。具体来说,每100千克活重应有5~6千克青贮、2千克干草、1~2千克秸秆以及1.5千克精料。精料配方包括玉米40%,麸皮20%,豆饼20%,棉籽饼10%,尿素2%,食盐2%,骨粉2%以及碳酸钙3%与微量元素添加剂1%。
接着是12~18月龄期,此时母牛消化器官更加扩大了。这一阶段,我们应该以粗糙食物和多汁食品为主,并将精糙比调整为25∶75。在运动场上放置干草和秸秆,同时日粮中混合进去的是每天约2.5至3千克精料,以及15千克青贮玉米、3至5千克优质青干草,其余部分保持与之前相同,即使用同样的精料配方。
最后是在18~24月龄期间,这是一个受胎生长缓慢但体躯向宽深发展的关键时刻。这一阶段,不宜过于丰富也不宜过于贫乏,因为如果太丰富可能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而影响繁殖能力;如果太贫乏,则可能阻碍生长发育,最终造成产奶量低下的问题。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以品质好的干草、青菜及根茎类作为主要食物来源,而且可以减少或不再喂用混合精料。但到了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快速增长,就需要补充一些混合精料,每天约2至3千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放牧模式,让母牛在良好环境下吃自行散步,从而减少对混合精料的依赖,一般可以减少30%~50%;若回舍未能吃够,也应补给适当数量的心得水果或其他高蛋白植物性食品。
通过这样的细致管理,我们能够帮助这些年轻母亲健康地成长,为未来繁殖周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