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饲料成本的思考玉米和豆粕不再称王称霸

本站原创 0 2024-11-21

降低饲料成本的首要选项是原粮。原粮价位居高不下或逐年看涨,一直是困扰养殖业的“老大难”问题。这是由于畜禽配合饲料原料中最大宗的配比是原粮,按目前玉米-豆粕型饲料为主体的配合饲料论,原粮主指玉米和豆粕。其中玉米的用量大约占65%,豆粕的用量大约占20%。玉米在整个原料总成本中要占到50%以上,豆粕要占到25%以上。饲料的这两大原粮的行情变化,多年以来一直是养殖业与畜禽产品价格起伏涨落的风向标,养殖业对玉米、豆粕价格行情的关注往往与对畜禽产品价格行情的关注等量齐观,这也是势所必然,众所周知的,养殖成本的60%~70%是在饲料上支出的。1do牛农宝 今年以来,玉米、豆粕价格呈现多年以来少有的疲软,这与养殖业自身行情关系密切,但这种局面会持续多久?这于养殖业是否是福音?人们在喜观价格不涨的同时,也在根据以往的惯例思考担心,这会不会又来一个过山车式的狂跌暴涨呀?抑或国家政策层面会不会作出干预调整的强力改变呢?这种改变会对养殖业产生多久多大影响呢?1do牛农宝 笔者以为,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这么多年来,养殖利润一直受两大制约因素挤压——疾病和饲料成本的压力山大。虽说压力大,但养殖业的成长,尤其是在饲料原粮的主项玉米方面,是一直间接享受国家政策和财政补贴的,这是因为国家一直在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保持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据行业分析师称,在全面开放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之前,将会再实施一年玉米收储政策以保障国内玉米种植总量,进而保障玉米价格不致狂跌狂涨。1do牛农宝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开放国内玉米价格,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大势所趋,临储政策松动以致退出,改为价格补贴是国家宏观政策指导市场的必然。就是说,我国国产玉米迟早要纳入国际市场价格体系,养殖业的饲料成本的最大头将会国际化。1do牛农宝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和消费国。自2012年以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保持在3700万公顷以上,玉米单产逐年提高,2014年玉米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产量,达到2.1亿吨以上。照理说,我们的玉米不算紧缺,与国际市场接不接轨,总不至于“物以稀为贵”。可是玉米生产成本与流通体制自身的原因,使得玉米不得不贵,不贵就没有种玉米的积极性了,玉米播种面积一旦减少,就会出现又一轮价格狂涨,以往吃这方面的亏,这里就不做赘述了。1do牛农宝 然而,国际贸易规则指导下的农产品国际市场化,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化,具体说,就是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推广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推进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由收储改为直补,是有助于整个国家农业产业市场化的。养殖业作为国家乃至国际大农业产业的组合部分,只能是感同身受。于此同时,饲料营养技术的进步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尤其是,饲料原粮替代品及应用技术的改良,正在逐渐使得饲料成本摆脱居高不下的困境。1do牛农宝 由于目前国内玉米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高50%,境外玉米及玉米替代品价格更低廉,使得饲料企业更倾向于进口包括高粱、玉米蛋白粉、大麦等原粮来满足需求,因为这些粗粮不收进口配额限制。1do牛农宝 据商务部及海关总署公告称,将大麦、高粱、木薯、玉米蛋白粉(DDGS也称玉米酒糟)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有分析认为,今年我国这类原料的进口将达到2000万吨,成为不可或缺的饲料货源组成部分。1do牛农宝 据嘉吉贸易中国区分析经理王昊表示,高粱、大麦、玉米蛋白粉进口量猛增,表明中国饲料企业更倾向于使用替代原料,目前,我国使用非常规原料的商品饲料和猪场自配料大约占20%。1do牛农宝 从能量饲料看,比如,小麦。1do牛农宝 在禽用饲料中,小麦如全量取代玉米,则效果能达到玉米的90%,所以业内普遍认为,以取代1/3~1/2为宜。而在猪饲料,可以全量取代玉米,只是热能略低于玉米,但可以节省部分蛋白质来源。小麦饲用替代玉米的技术正在日趋成熟,小麦中不利于畜禽消化吸收的因子如高粘稠度、糊口、进入胃肠后食糜流动差等,正在被新技术新添加剂如酶制剂等逐渐溶解抵消,目前小麦在饲料中的添加量达到40%~50%时,才会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此外,价格优势也在明显起来。由于2014年玉米价格上涨明显,优质粮源紧缺,致使玉米小麦价格倒挂,山东地区玉米小麦价差在150~200元 吨(净粮),河南地区玉米小麦均价价差最高达到200元 吨,广东地区玉米小麦价差在150元 吨,按照价差为150元 吨的替代标准来看,小麦的替代时间、价差空间增大。小麦饲用主要在华北、黄淮地区。华北部分饲料企业在新玉米收获之前的7、8月份,小麦添加比例达到40%左右。

标签: 农业学术活动

上一篇:深挖蜂巢的秘密探索地洞养蜂技术的奇妙世界
下一篇:风云录中的大秦帝国历史与想象的交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