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耗底的控制方法

本站原创 0 2024-10-26

南美白对虾的人工繁殖与养殖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经过了十多年的实践累积,养殖技术日趋完善,在养殖成功的前提下追求高产是普遍的目标,高密度放养模式就在此时应运而生,对增加池塘单位产出,提高养殖效益有很好的帮助。但是,池塘水体的养殖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放养密度过高,必然引发一系列负面问题,而耗底就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

耗底多出现在放养密度较高的虾塘,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当耗底现象发生时,最先直接受损的是体格较弱的虾群。耗底现象发生初期,绝大多数虾都还能正常摄食,但此时底部已经开始出现死虾,随着判断不及时和控制方法失误死虾会增加,特别在对虾脱壳时,虾体比较弱,死亡量明显增加。死虾并无明显症状,但会伴有软壳、脱壳不遂、少量的鳃部问题及游泳足发黄等异常变化。死虾症状和其他很多病症接近,容易误判。根据笔者对若干虾池的追踪观察总结,得出出现虾池耗底时,虾塘环境都会出现以下情况:①天气近期内变化无常且较为闷热;②夜间虾群跳跃频繁,有缺氧的应激症状;⑧水色变化快或富营养化;④虾塘底部呈现亚缺氧状态;⑤亚硝酸盐和氨氮偏高。

笔者通过在海南多次对耗底现象跟踪处理,采取有效措施,耗底现象被得到较好抑制,处理心得归纳总结如下:

1.养殖过程中每8~10天使用一次海富益生清水素,用量为150克/亩?米,放苗30天后每月使用海富硝化菌两次,每次用量为250~350克/亩?米,并且配合使用富氧2亩?米/包。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水质恶化速度相对比较快,主要体现在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指标急剧升高,-方面对虾体本身形成一种毒害作用;另一方面影响水体中有益藻类和细菌的繁殖,破坏原本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间接也对虾产生危害。

海富益生清水素是由多种芽孢菌种组成,经过科学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高科技产品。首先,由于芽孢菌种数量多,而且组合具有很高的科学性,有效地保证了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很快适应不同水体环境,快速繁殖增殖;其次,产品含菌量高,极其容易形成庞大的芽孢菌团,高数量的芽孢菌群体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消灭有害菌群,为养殖水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活菌的生长也和其他动物一样,有生长死亡的过程,而且菌种的自我繁殖和生物效力会逐渐降低,所以要不断补充新菌种。需要指出的是,施放海富益生清水素会消耗水体溶解氧,所以上面提到,在施放海富益生清水素的同时,要配合使用富氧。海富富氧其含氧量比市面上一般增氧剂要高出好几个百分点,2亩/包的量足以稳定溶解氧水平。到了养殖中期(即约30天后),经过前期的养殖,池塘底部已经积蓄了一定量的藻类尸体、养殖对象排泄物、残饵等物,这些都是制造亚硝酸盐及氨氮的主要来源,这个时候就必须补充降解亚硝酸盐及氨氮能力更强的菌种--海富硝化菌,用来消耗氨氮和防止亚硝酸盐量的扩大。

既然海富硝化菌降解能力强,那单一使用它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使用益生清水素呢?因为这两种菌群的作用不一样,益生清水素作用是制造芽孢菌团,有效抑制病原菌的扩大,提高防病的良好环境因素。海富硝化菌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池底亚硝酸盐的产生与消耗氨氮,降低池底有害物质的破坏作用,提高池内养殖环境有利因素的作用。海富硝化菌与益生清水素交替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1+1>2的效果。还有就是需要保持池塘内的生态平衡,池塘是一个小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如果只施用单一的菌种,维持系统平衡能力就非常弱,池塘生态平衡容易因为某些小因素的异常变化而受到影响甚至是破坏,当平衡不能继续保持时,底质和水质也会变坏。

2.防止耗底现象时,还可以使用第二套方案。首先使用海富富氧,2亩/包,1小时后用海富养水王,3亩/瓶的量拌渔家乐2亩/包的量泼洒,重点泼洒浅水区及四角。海富养水王主要是由EM菌和PSB菌复合而成,活菌含菌量达到5×1000000000个/毫升左右,进入池塘后极易形成强大的有益菌团,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原细菌的繁殖,起到预防疾病的功能,同时兼有特强养水调水功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改变水色的作用。渔家乐属于温和型的中草药产品,因为配方配伍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杀菌抗病毒作用,对虾体不产生刺激性,具极有效的防病健体的功能。池塘环境稳定在比较适合养殖的条件后,只要再定期使用海富硝化菌,耗底现象基本不会重现。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出现耗底时池塘四角要重点改良,高位池养殖还要注意池塘中央的水质、底质改良。池塘四角一般水交换量比较小,水质相对来讲要差一些,由于高位池底部建造一般采用漏斗型,池中央聚集的养殖残留物比较多,容易滋生有害生物败坏水质,因此,处理耗底时,应加强深水区的水质改良。

标签: 农业学术活动

上一篇:人工养殖鲍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下一篇:庭院绿茵选择合适的花卉与树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