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管理与养殖技巧提升
0 2025-01-13
1、选用优良品种旱地西红柿,应选择抗旱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好、品质上乘的中晚熟品种,如粉果将军、中杂9号、中蔬4号等,以满足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
2、进行适宜的种子处理。播前需进行消毒和浸种催芽。将选定的种子在30℃水中浸泡15-30分钟,然后在55-60℃热水中搅拌15分钟,或使用10%磷酸三钠液浸泡后再清洗干净。接着,将消毒后的种子,用湿布包裹,在28-30℃环境下催芽,待露白后逐渐降温至25℃。
3、培育壮苗,每亩需要0.5平方米的籽苗床。幼苗床为12平方米,成苗床为50平方米。在较长的番茄苗期内,必须配制出能满足秧苗生长所需营养的地面土。一般来说,可用50%田土与50%腐熟马粪混合,每立方米加以腐熟大粪或鸡粪15-25公斤及过磷酸钙0.5公斤及优质钾肥1公斤,再捣碎过筛均匀,并按5厘米厚度铺在地面上。在每平方米的地面土上加入7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药剂5克,与1公斤细干土混合制成药土,在播前覆盖两分之三药土,再播后覆盖一分之三即可。
4月初于温室或阳畦开始育苗,播前3-5天施透床土并覆盖塑料膜,当稳定在15°C以上时进行播种。在播时先撒两分之三药土,然后按约1厘米x 1厘米左右距离进行播種後再撒一分之三藥 土並蓋塑料膜保溫保濕。在保持18°C左右温度的情况下,大约3-5天即可开花。当植株长到2-3片叶时,即进入花芽分化期,为促进早开花减少节位间距提供低温(15°C)和短日照条件。在定植前7天停止灌溉增强幼苗对旱的抵抗力。植株40~50天;株高为15~20厘米;茎粗0.5~0.8厘毫;节间短;叶片7~9片深绿且肥厚;第一穗已现蕾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机械损伤。
4、新鲜整理施肥:番茄要求疏松富含养分且适合保水保肥的中性偏酸性土地,每亩施以5000kg腐熟圈肥、三元复合肥50kg、一份过磷酸钙、二份饼肥及草木灰150kg。深翻至30cm然后形成大垄垄距120cm、高20cm宽80cm。而地膜通常在定植10~15天雨后或墒足时铺设,并确保“雨到不等時”,“時到不等墒”。
6月初一般开始定植采用大垄双行法。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株距35厘 米,使得每亩3000余株密度。
6、管理作业:追施复合氮素10kg/亩於蹲葉後第一穗長達直徑3cm時開始進行追施。此外,一旦第二、三穗膨胀開始,就應該增加復合氮素追施至30kg/亩。一旦第四五穗膨胀開始,就應該減少為20kg/亩。如果是尿素則採取類似的方式調整量次。此外結合同耕除草工作,並注意排水防涝管理。此外,要實行單枝整枝打尖政策,不留任何側枝與側芽,只留四個主要花序葉,並將剩下的四個以上葉打尖去除。
7、高效综合防治病虫害:番茄常見疾病有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溃疡病以及一些细菌真菌及植物 病毒诸多类型。这类疾患可以通过64%杀毒矾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2.2%霜霉威800倍液喷雾来预防治疗。而对于叶霉病,可以使用7%叶霉净粉尘喷粉或者其他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400%-800倍溶液来预防治疗。而对于预防由植物 病毒引起的问题,则可以使用83增抗剂100倍液或20%吗啉胍400倍溶液进行喷洒控制。此外,还要注意采取诱杀方法如黑光灯诱杀蚜虫利用苏云金杆菌作为生物农药对付棉铃虫,以及挂银灰色塑料膜驱赶蚜虫等措施,对付不同的害虫实施相应策略。
8、随着果实膨胀达到充分并从绿色变黄或者变红,而无露水状态下采收,这样做能保证西红柿最高质量与口感,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实现土地资源更好的利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