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企利润率仅4牧原秦英林一针见血-指出养猪三大痛点

本站原创 0 2024-11-24

2023年8月16日,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正式举办,牧原秦英林、温氏温志芳等大咖现场分享。其中,温志芳所放出的一组数据令人惊讶,那就是过去十年20家上市猪企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4%,这些大猪企受到资本青睐、野蛮生长,但是利润率却如此之低!而巧合的是,秦英林的分享中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



秦英林:养猪已进入低利润时代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会上表示,国内养猪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量增长的高利润期,第二阶段是质量提升的低利润期,第三阶段是价值创造的微利期。目前,国内养猪业处于第二阶段,行业技术、装备和管理快速提升。

如秦英林所说,养猪业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那也就意味着第一个阶段“高利润期”一去不复还。从2021年以来的猪价走势不难看出,这一点确实如此,全国的生猪价格基本都是“易跌难涨、长跌偶涨”,养猪再也不是“养好就能赚钱”的生意。

那么我们具体来看——

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是非瘟之前的养猪业,主要特点有“中小养殖户为主、周期决定盈亏、进入中国养猪业门槛低”。最开始的时候,农村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头猪,后来则逐渐有了许多“乡镇养猪大户”,不少人靠此发家致富。那个时候大家养猪是跟着周期跑,亏钱就少养、赚钱就多养,因此是周期决定盈利,但大家整体上还是赚钱的。

第二个阶段,就是非瘟基本稳定后至今,首先是非瘟疫病淘汰了许多猪场,尽管大大小小的猪场都没能幸免,但是大猪场、大企业的融资与再生能力更强,这也导致了许多小农户在非瘟后彻底退出,大猪场则逐渐学会“与非共存”。

更重要的是,非瘟后的高行情给了猪企信心,资本市场也对猪企的未来高度看好,“郎情妾意”下猪企们开始野蛮生长!年出栏超千万头的企业,从温氏一家增加到牧原、温氏、新希望、正邦、双胞胎五家,其中牧原更是直冲6500-7100万产能!

那么第二个阶段为何是“低利润期”?

因为掌握主要产能的猪企和大场们,他们不再“跟着周期跑”,而是靠着融资大行“逆周期经营”之道,猪价涨要扩张、猪价跌则要布局,高猪价自然渐行渐远。这个阶段的养猪进入门槛也高了起来,即便是曾经的养猪能手,现在也不敢说保证不发瘟、能赚钱......

秦英林说第三个阶段是“价值创造”的微利期,“微利”比“低利”看起来是更低,这让我看来——牧原已做好了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准备,此外秦总也透露——在养殖业务方面,公司依然将降低成本作为重要的经营目标,并且公司整体成本确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毫无疑问,对于各大企业来说“降低成本”都成了首要目标,那么对于大量养殖场户来说,他们该如何在未来“刀光剑影”的行业中生存下去呢?

养猪业的痛点

秦英林在分享中,还指出了养猪业的三大痛点,他提到——

近年来中国生猪养殖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猪肉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投身养殖业。当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养殖场规模小、分散,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其次,养殖业还存在着疫病防控、环境污染等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养殖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秦总提到的行业痛点有三:一是当今小猪场生存效率不高的问题;二是疫病防控的问题;三是环境污染的问题。

从第一点来看,小猪场因为产能小、分散而难以获得企业那样的补贴,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小猪场因为本身投入小,所以对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能力也有限,这反过来又限制了小户的发展;至于在生产效率上,客观来看小猪场确实很少达到PSY23以上,但头部猪企都逐渐实现了这一点。


疫病问题也同样如此,大猪场有资本投入的重金打造生物安全体系,小猪场更多要靠对外界的严防死守和夫妻档的责任心,但漏洞更多。

环境污染问题,相信秦总所说除了“粪污”以外,碳排放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毕竟近年来随着粪污处理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这一点逐渐不成问题,如牧原他们本身的粪水就转变成了肥料,结合到农业生产当中。

其次,秦总也提到了“两个利好”——第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需求也逐渐增加;第二是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养猪业大力支持。

其实无论是猪肉需求还是国家重视,归养猪技术大全根结底都是一个“民生所需”,这支撑了我国生猪产业进行工业化、集约化的转型。但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仍需要重点考虑养猪的社会平衡问题。

养猪的社会平衡

秦英林还指出,养猪始终是一个“万亿级产业”。2021 年,受到猪价下跌的影响,我国生猪市场规模下降至1.63万亿元;而2020年猪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生猪市场规模达2.16万亿元。

实际上,生猪市场是非常“矛盾”的,大家都希望猪价高,却不希望自己的猪少,只希望是别人的猪少,这形成了当今的“产能内耗”,就看谁先把谁“耗死”。


从本质上来看,社会肯定不希望猪肉价格太高,国民已经习惯了价格实惠的猪肉,一旦价格大上涨消费量就开始下滑。再加上现在全国能繁母猪维持在4300万头附近,如果按PSY 20计算,那就对应着8.6亿的生猪出栏量!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猪吗?哪怕有1亿头猪在育肥过程中死亡,最终也还剩下7.6亿头猪。须知,“供不应求”也意味着“资源浪费”,当下养猪业的母猪过剩、猪场空置、过度饲喂等问题非常严重,若不解决则行业难以长期盈利。

未来甚至还要考虑“工作平衡”,在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下,已经有不少猪企实现了养一万头猪只需10个人甚至3个人,那么未来猪企的技术更强大,猪场打工人何去何从呢?就业减少已经是现实问题。

因此,养猪既然是一个民生产业,那么诸多社会性问题就不得不考虑,生产力的发展很重要,但不能以牺牲农民和大众的利益为代价。

上一篇:山东寿光无土栽培蔬菜技术革新引领绿色农业发展
下一篇:绿意盎然探索中药材种苗的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