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科院果苗基地春暖花开的绿茵之冠
0 2025-02-13
为了确保马铃薯种植的高效和良好产出,务必在关键时期实施以下田间管理策略:
首先,在马铃薯苗床上进行仔细的查苗、间苗和定苗操作。出齐后要及时补充缺失的部分,以保证每一穴都有足够数量的健康幼苗。此外,需要注意在第一次间苗后留下4到5株幼苗,每穴保持适当的密度,以促进块茎生长;第二次间苗则减少至每穴3株幼苗。
其次,要维持土壤结构,使结薯层土壤更加疏松通气,这对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展以及块茎膨胀至关重要。在出苗前,如发现土面板结实应立即进行松土处理,以便于嫩芽脱离。待到齐头并起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达8-10厘米,并结合除草工作。一周后再执行第二次中耕,但以较浅为宜。而现蕾期(即植物开始发育成熟阶段)还需第三次中耕,即比第二次更为浅薄,同时结合培土工作。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增加结薯层厚度,从而避免薯块外露,提高品质。
此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还需适时施用肥料。在植物从播种到出盆这一期间较长时间内,可以使用清粪水与少量氮素化肥制成芽苗肥,加速幼嫩植物快速生长。当植物进入现蕾期,可根据植株长度和叶色状况施加一次结薯肥,该肥料以钾为主,并配以氮素,当出现早衰迹象可通过叶面喷洒含有磷钾或微量元素的液体来补救。
在现蕾期间,每亩用15%多效唑35克溶于60公斤水中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止马铃薯植株过分攀升,使之矮化增粗,同时促进地下部生长,加速块茎膨大,从而提高产量。
最后,不容忽视的是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晚疫病、病毒病以及潜藏在地下的害虫等问题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确保丰收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