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母牛技术要点1000对肉鸽一年利润的物品场景

本站原创 0 2025-02-19

我来重新表述这段内容:

育成母牛的含义是什么?育成母牛指的是从断奶到第一次配种这一阶段的母牛。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6-12月龄、12-18月龄和18-24月龄。在每个阶段,饲养管理技术都有所不同。

首先是6-12月龄的育成期,这是一个性成熟期,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同时体躯也在向高大方向快速增长。此时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且日粮必须有一定的容积以刺激前胃继续发育。除了优质牧草和干草,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精料,其中精料占饲料总量30%~40%。具体来说,每100千克活重可以给予5~6千克青贮、2千克干草、1~2千克秸秆以及1.5千克精料。精料配方主要包括玉米40%,麸皮20%,豆饼20%,棉籽饼10%,尿素2%,食盐2%,骨粉2%,碳酸钙3%以及微量元素补充剂1%。

接下来是12-18月龄的育成期,在这个时候,消化系统更加完善,以促进进一步生长,可以采用粗糙食物作为主导,如多汁饲料等,以及在运动场上放置干草和秸秆供其自由选择。在此期间,每天可提供约3千克混合精料,以及15千克玉米青贮、3~5千克优质青干草,并保持与之前相同比例的精料配方。

最后是18-24月龄的育成期,这一阶段即将迎来第一次受胎,此时体型会逐渐变宽深。这一阶段要注意不能过度丰富或贫乏饮食,因为过于丰富可能导致脂肪积累而影响繁殖,而过于贫乏则可能阻碍生长发育。因此,日粮应以高质量的地面作物如干草、高级植株类作物(如小麦、大麦)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不再喂用混合精料。但当怀孕后期,由于胎儿生长需求增加,可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小麦淀粉或其他谷物制品。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将母牛放归自然放牧,以优良牧场地进行放牧并减少30%-50%以上的小麦淀粉使用;如果回舍未能吃饱,则需补助一些干草及适量小麦淀粉以满足基本需求。

标签: 农业要闻农业资讯

上一篇:乡村富养探索农村养猪贷款的机制与潜力
下一篇:日落松间炊烟袅我在夕阳的余晖里围着篝火煮一壶心意最浓的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