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友好型养殖法则绿色发展的未来趋势探讨
0 2025-01-03
扁豆白绢病的特征和对策
扁豆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表现为茎基部或地下茎上的腐烂和褐色变质,并伴随大量白色的菌丝体和棕褐色的小球形孢子。这种病原微生物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称为齐整小核菌,其特征包括细长而透明的菌丝、分枝不成直角以及由三层细胞组成的光滑表皮。有性阶段则是罗氏阿太菌,发育适温在32至40摄氏度之间,最适pH值为5.9。
该病通过土壤中的孢子或菌丝体越冬并在条件允许时萌发侵入植物,从而导致中心病株出现后蔓延。这一过程受温度特别是高温影响较大,而连续作地酸性土壤也会加剧其发生。因此,对于预防和控制扁豆白绢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调节土壤pH值,可以通过施用消石灰来实现,使土壤呈中性状态。
及时发现并销毁感染的植物,以免扩散到其他地区。
在初期症状出现时,可使用15%酮粉锈宁或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效果。
利用木霉防治自绢病,将培养好的哈茨木霉与细土混合撒覆于感染部位,每667平方米约需0.4-0.45公斤木霉混合物即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是一种真菌类疾病,但在日常管理中仍然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相关症状,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