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黄西藏意大利等蜜蜂有什么样的宝贵遗产
0 2024-12-27
资料图片
适时、弥合裂缝,保障安全越冬。目前,小麦播后技术落实率虽比常年有所提高,但各地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播后落实不到位。播后没有及时的地块,越冬期间当麦田出现干土层时,要在晴暖天气的中午前后进行,以踏实土壤,弥合裂缝,保障小麦安全越冬。麦田在整个越冬期到小麦返青期都可以进行,但以早效果好,且一定注意要按照压干不压湿的原则进行。
精准分类、因苗因地,做好小麦早春水肥管理。返青后到拔节期的第一次水肥管理是小麦春管的重点环节,科筹此期肥水,可以有效调控小麦群体个体发育,达到巩固壮苗、促进弱苗、控制旺苗的效果,最终使小麦建立起合理的产量三要素结构,对小麦高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返青期灌溉能促进小麦春季分蘖,扩大小麦群体,有利于增加亩穗数,但易造成基部节间增长,下部叶片过大,穗分化延迟。因此,对群体不足的三类弱苗应结合土壤墒情,适当早管,底肥不足的可适量追施含硝态氮、铵态氮的速效肥料;小麦起身期的肥水管理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数,减少不孕小穗,促进小花分化,有利于穗大粒多。但起身期肥水会推迟小麦分蘖两极分化,并导致群体大的麦田郁闭。因此,起身期是二类苗的最佳管理时机;拔节期施肥浇水不再增加分蘖,可加快分蘖两级分化,能促进中等蘖赶上大蘖,提高成穗整齐度,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不孕小花,是一类壮苗最佳的管理时期。因此,一类壮苗应结合降水情况,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完成春季第一次水肥管理。
根据当前小麦苗情特点,明年在小麦返青前要及早进行苗情墒情调查,精准诊断苗情。根据苗情分级,结合麦田墒情,按照一类苗控促结合、二类苗促控结合、三类苗以控为主、旺苗以控为主的原则,实行科学分类管理。对于一、二类壮苗,要结合冬春降水情况,在起身期至拔节期做好水肥管理,灌水量一般在40立方米/亩左右,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针对多数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通过推迟春季水肥管理的措施就可以有效控制旺长,把春一水时间推迟到拔节中期,此时茎秆拔出地面7-10厘米,第一节已经定长。对典型旺苗小麦应在返青至起身初期、茎秆拔出地面前进行,根据苗情转化情况喷施矮壮素、烯效唑等控旺剂。同时水肥管理策略要坚持一控到底,到拔节后期(倒2叶露尖)进行灌溉追肥,这样可有效控制苗情过旺,达到抑旺转壮的效果。
加强监测、抢抓时机,做好春季杂草防控。由于小麦播后土壤干旱,与常年比较,冬前麦田杂草出苗率较低,不利于春草秋治。部分麦田冬前提前封垄,增加了杂草防控难度。因此,明年小麦返青后要及早监测调查杂草发生情况。对于冬前小麦已经封垄或接近封垄的地块,化学除草时间要适当提前。当日平均气温达到6℃以上时,可及早防治。⑴以节节麦发生为主的地块,用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5毫升/亩+伴宝助剂75毫升/亩喷雾防治。⑵以雀麦发生为主的地块,可使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克/亩。⑶以大穗看麦娘、野燕麦发生为主的地块,使用15%炔草酯水乳剂30毫升/亩或5%唑啉草酯乳油60毫升/亩喷雾防治。⑷对播娘蒿、荠菜、麦家公、麦瓶草等阔叶杂草,采用50克/升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10毫升/亩与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80克/亩、87.5%的2,4-滴异辛酯乳油40毫升/亩或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4克/亩等混配喷雾防治。⑸优质强筋小麦施用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必须经过当地的安全性试验,确保安全后方可大面积应用。⑹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发时可选用以上药剂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