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选择与机遇
0 2024-11-04
作者 周小兵 上海东裕畜牧养殖公司
推荐 马建升(龙沙技术与市场经理)
目前全国大范围发生仔猪腹泻,本次发生的传染性腹泻疾病具有发病突然,传播较快,流行范围广,流行时间长,呈地方流行性特点。部分饲养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猪场也存发病现象;接种过病毒性腹泻多联活疫苗与死疫苗的猪群再次发病的高达90%以上,发病有些轻微有些也非常严重(尤其是后备母猪比较高的养殖场),死亡率高低不同;管理水平差、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免疫预防存在问题的猪群一般发病严重,死亡率很高,经济损失重大。
大部分农场苦无对策,损失惨重。上周有幸拜访了上海大丰农场以及裕东农场,求得一对应的处理方案,并征得周小兵兽医总畜牧师的同意跟大家分享他们场内控制PED的成果。感谢周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期待大家采用该方案能够帮助大部分养殖户减少损失。
再次感谢周老师的付出!
2010年冬季至2012年春季全国各地猪场的猪群中先后发生严重的传染性腹泻疾病,应用各种抗生素疫苗免疫防控均无效,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回顾如下:
1.当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
1.1 流行状况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猪场仔猪出生的当天就开始发病,母猪是零星不间断式母猪发病或整体发病;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发病,少数母猪不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轻微,很少发生死亡,但会出现严重的无乳现象;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明显,部分病猪发生死亡;育肥猪发病严重腹泻,能很快自愈。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严重腹泻,排出黄白色、乳白色、黄绿色、灰色及水样的稀粪,有臭味。有的猪发生呕吐,消瘦,皮肤发白,部分病猪皮肤上出现兰紫色斑点及耳朵发紫。多数仔猪于发病后的第2天开始死亡,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达到100%。母猪发病表现为厌食、呕吐、排水样稀粪,症状轻微,无乳,一般能很快恢复。育肥猪与后备猪发病发病率达100%,50%以上猪只排水样便,从发病到恢复需要一周以上时间,具有一过性特点。保育仔猪发病时,部分病猪症状较严重,与哺乳仔猪的症状相似,并有死亡,死亡率约在20%—30%左右;发病耐过的仔猪一般体质虚弱,皮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
1.2 流行特点
本次发生的传染性腹泻疾病具有发病突然,传播较快,流行范围广,流行时间长,呈地方流行性特点。部分饲养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猪场也存发病现象;接种过病毒性腹泻多联活疫苗与死疫苗的猪群再次发病的高达90%以上,发病有些轻微有些也非常严重(尤其是后备母猪比较高的养殖场),死亡率高低不同;管理水平差、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免疫预防存在问题的猪群一般发病严重,死亡率很高,经济损失重大。
2、剖解病变
病死猪只消瘦,被毛无光泽,有的皮肤发白;有的胸腹下与股内侧皮肤有兰紫色小点或兰色斑快;有的耳部发紫等。小肠充血、肠粘膜脱落、肠壁变薄发亮;肠管内充满乳白色或灰白色或黄绿色液状物,内含有泡沫和水样的乳凝块;肠粘膜绒毛萎缩;肠系膜充血与水肿;胃底部充血、内容物呈鲜并混有乳白色凝乳快;较大的猪只可见胃溃疡,有的还可见有坏死病灶。
3.关于当前猪腹渲的病因分析
据有关农业院校与兽医科研院所的检测发现,本次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以流行性腹泻(PED)为主,少数猪群中也检测到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某研究所在22个发病猪场105份病料中检出流行性腹泻病毒为65.7%、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27.6%、轮状病毒为25.4%,有的猪群中还检测出杯状病毒。除外,在部分病猪群中还检出圆环病毒2型、兰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多数病猪群中都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因此,有不少专家提出“新生仔猪腹泻综合征(NPDS)”之说。由于多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和并发感染;加之猪群处于免疫抑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的存在;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早春季节日温差大,气候变化剧烈;以及母猪营养不佳,产仔后乳水不足,产房保温措施不到位,饲养环境恶劣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本次传染性腹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次疾病发生的严重性是否与新出现的毒力最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2型毒株(PED2)感染,继发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有待进一步证实。引起猪只腹泻的原因很多,除了病毒性腹泻(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猪瘟及伪狂犬病等)、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副猪嗜血杆菌等),以及寄生虫性腹泻(猪球虫、隐孢子虫、蛔虫、类圆线虫、鞭虫和棘头虫等)之外,还有许多非病原性因素也可引发仔猪腹泻,如过多的饲喂高蛋白日粮、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等)与矿物质(微量元素锌、硒、铁、铜等)、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有毒物质(酸、碱与砷等化学物质)中毒,以及气候多变,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管理不科学等都可造成腹泻。临床上要全面分析,找出主要因素与诱发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方可有效的防止猪只腹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4.针对当前腹泻的防控措施
4.1针对产房发生腹泻。
4.1.1从母猪的着手的控制方案。仔猪出生后能否发生腹泻,与母猪的健康状况十分相关。通过分析,仔猪出生后发生腹泻疾病及的疾病,病原的60%来自母猪,40%来自外界环境,因此,母猪产前与产后的预防显得非常必要。通过保健预防,净化母猪体内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使其产下的仔猪健康、安全。
4.1.2 加强母猪的保健预防。如:利高2公斤+酸化剂+卫可500克+强力拜固舒500/吨,产前产后各一周;同时对分娩后的母猪进行益母草、王不留行、路路通的饲喂。
4.1.3 对哺乳母猪要给予全价优质的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面、均衡、营养,可使仔猪获得充足而富有营养的乳汁。如果母猪的乳汁过浓,乳汁内脂肪与蛋白质含量过高,仔猪吃入后消化不良,可引发仔猪腹泻。母猪的乳汁稀薄,营养不全,缺乏维生素与矿物质,也可引发仔猪发生黄、白痢。
4.1.4 母猪进产房前,产房、产床要清扫干净,彻底消毒,并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温度适宜、冬暖夏凉。产仔舍内要保持无吸血昆虫、无鼠害、无寄生虫卵。
4.1.5母猪进产房之前要用32℃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1:1000卫可等消毒药带猪消毒后再进入产房待产。以避免母猪将病原带入产房,污染环境。
4.1.6母猪产仔后,产床要立即清扫消毒,母猪的乳房与乳头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然后才能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严防病原菌从口而入。
4.1.7做好母猪“三炎症”,即子宫内膜炎、炎与乳房炎的预防,因为这些产科疾病发生后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吃乳及腹泻疾病与疾病的发生。针对所有产仔结束的第一胎母猪进行补液:第一瓶,生理盐水500ML+氧氟沙星注射液30ML+维生素C20ML;第二瓶,5%葡萄糖500ML+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30ML+鱼腥草注射液30ML+ATP10ML+辅酶A10ML+肌甘10ML;第三瓶碳酸氢钠500ML。经产母猪注射10ML头孢或氟苯尼考注射液10ML;所有母猪产后子宫内塞入一颗回力清。
4.1.8母猪分娩当天,让母猪每头饮1:100的10%聚维铜碘1升,充分清理母猪肠道内的病毒与细菌。
4.1.9强化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母猪在产前40天进行跟胎后海穴免疫TP二联活疫苗;产前20天进行K88K99和TP二联活疫苗的免疫接种,头胎母猪在产前40天增加一次K88K99的免疫接种。
4.1.10每天检查哺乳母猪的乳房是否有充足的奶水,如没有奶水可以进行人员饲喂奶粉或用有奶水的母猪进行带奶(带奶4至5小时后会出现带奶的母猪也没有奶水,这时仍需要进一步地更换母猪)。对于无乳的母猪进行催乳,使用2亳升催产素。每头母猪饲料中添加150克鱼粉/次/3天;并连续三天饲喂100克/天王不留行催乳片。
4.1.11母猪病料的返饲(非常关键,存在风险):将刚发病的小猪小肠及内容物取出,用搅碎机搅碎组织,并用1:4的生理盐水稀释,同时加入1%的脱脂奶粉,在母猪喂料时进行返饲(从取病料到返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内完成),每头母猪50毫升,确保准确到位,病料只可以返饲产前15天以上的母猪。病料允许的情况可对母猪进行2-3次的返饲。由于病料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返饲过后要对母猪进行观察,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药物进行保健,如添加一些泰农+电解。
4.1.12母猪腹泻可通过四季肠痢舒2-3支+鱼腥草2支+400万青霉素2支注射后海穴进行治疗。
4.2管理好腹泻的哺乳仔猪
4.2.1 仔猪出生后要用干净的消毒纱布或毛巾将其全身擦洗干净,放入保温箱中待20分钟左右,为其尽快适应自然环境,然后再固定乳头吃初乳。
4.2.2 仔猪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防止感染,避免发生各种应激。
4.2.3 分娩舍的温度要保持在20-24℃,保温箱:仔猪1-7日龄32-34℃、8-12日龄30-32℃、15-30日龄28℃,低温环境与室内温差变化过大均可加重腹泻疾病的发生。所有刚出保温箱内垫上厚厚的干燥粉,拉稀地面及时清洗消毒并干燥。室内温度不低于22度,保暖箱内不低于32度。
4.2.4 让仔猪饮用清洁的饮水,防止其吸吮脏水及尿水等,否则易诱发仔猪腹泻。
4.2.5 仔猪出生第3天补铁、补硒,每头肌注牲血素1毫升,1毫升百球清口服,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与球虫性拉稀。
4.2.6 仔猪于7日龄开始补料,可在乳猪料中添加酸制剂和抗生素,少喂勤添,每天喂6次。既可锻炼其胃肠的消化机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又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防止仔猪发生腹泻。
4.2.7每窝中只要发现一头腹泻整窝口服四季肠痢舒或止痢泰(或肠炎一针),每天两次,直至整窝无拉稀猪只,严重猪只补液,用阿米卡星针剂(断奶前1支,断奶后2支)+阿托品(断奶前半支,断奶后1支)+生理盐水(10-20ml)+VC 1支混合。将混合液加温至39℃,按每头仔猪每日用5毫升的量,进行腹腔注射补水。对腹泻较轻的仔猪,可用0.1%的亚硒酸钠、0.05%的痢菌净和0.1%的高锰酸钾溶液各1/3混合饮用,每天两次口服。
4.2.8对于初生仔猪发生腹泻的棚舍或刚生产母猪发生流行性腹泻时,统一出生口服开口金2毫升(只可以在发病前使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发病时的症状)。
4.2.9 仔猪TP免疫,当此棚舍出现一头猪只拉稀时,可紧急在后海穴TP活疫苗1头份免疫 ,可以有效地缓解发病症状,减少死亡。
4.3育肥舍发生腹泻的控制
4.3.1所有发病的棚舍
4.3.1.1进行24小时控料,同时12小时的控水;12小时过后饮水中添加痢菌净200克/次,每天一次用三天;饮水过后再用卫可1:200饮水一次约两小时,过后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
4.3.1.2在24小时控料后进行开料,痢菌净300克+康农800克+阿莫西林400克+小苏打2公斤+卫可500克/吨或痢菌净300克+利高2公斤+小苏打2公斤+卫可500克/吨,有霉菌吸附剂的可在饲料中再加3-5公斤/吨;连用一周。
4.3.1.3消毒以干燥粉或炭渣为主,确保干燥。
4.3.1.4强化棚舍保温,每条棚不低于18度。
4.3.2对于育肥区未发病猪只
4.3.2.1饮水使用一次口服TP三联疫苗,每头猪0.3头份进行混水再加1%脱脂奶粉使用一次;控水两小时后再口服疫苗。过三周再加强TP三联疫苗。
4.3.2.2认真做好消毒,并保证棚舍干燥和温暖。每条棚不低于18度。
4.4保育舍发生腹泻的控制
4.4.1未发病棚舍措施:
4.4.1.1在45日龄以上的猪只统一口服一次TP三联疫苗,每头猪0.3头份进行混水再加脱脂奶粉使用一次。未到日龄猪只等到45日龄再进行口服免疫。控水两小时后再口服疫苗。过三周再加强TP三联疫苗。
4.4.1.2强化消毒与保温。每条棚不低于23度。
4.4.2所有发病的棚舍
4.4.2.1进行24小时控料,同时12小时的控水;12小时过后饮水中添加痢菌净200克/次,每天一次用三天;饮水过后再用卫可1:200饮水一次约两小时,过后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
4.4.2.2在24小时控料后进行开料,痢菌净300克+康农800克+阿莫西林400克+小苏打2公斤+卫可500克/吨或痢菌净300克+利高2公斤+小苏打2公斤+卫可500克/吨,有霉菌吸附剂的可在饲料中再加3-5公斤/吨;连用一周。
4.4.2.3消毒以干燥粉或炭渣为主,确保干燥。
4.4.2.4强化棚舍保温,每条棚不低于23度。
4.5种猪群发生腹泻的控制:
4.5.1所有猪只口服TP三联疫苗,每头猪0.3头份进行混水再加1%脱脂奶粉使用一次。控水两小时后再口服疫苗。
4.5.2发病棚舍:进行24小时控料,同时12小时的控水;12小时过后饮水中添加痢菌净200克/次,每天一次用三天;饮水过后再用卫可1:200饮水一次约两小时,过后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24小时控料后进行开料,痢菌净300克+康农800克+阿莫西林400克+小苏打2公斤+卫可500克/吨或痢菌净300克+利高2公斤+小苏打2公斤+卫可500克/吨,有霉菌吸附剂的可在饲料中再加3-5公斤/吨;连用一周。
4.5.3认真做好消毒,并保证棚舍干燥和温暖。
4.6 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
4.6.1 实行分点隔离饲养与“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每批猪只全部出栏后对猪舍要进行彻底的清扫、冲洗,然后连续消毒3次,空舍2天,再进入下一批新猪只,这样可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交叉传播。
4.6.2 对所有棚舍的猪只每周进行两次卫可1:400饮水,减少病原微生物。
4.6.3强化隔离措施的到位性,发病棚与不发病棚杜绝人员的流通,专人负责相关棚舍,棚舍之间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
4.6.4强化棚舍内和产床卫生与干燥,及时用带有消毒水的拖把将拉稀的地面清理掉,同时用消毒布将仔猪与母猪全身擦洗干净,潮湿的地方用干燥粉使用其干燥。
4.6.5强化消毒质量,针对外围、上猪台、外来人员、车辆以及棚舍外走道做到严格消毒不留死角。
4.7针对此次疫病要有有高度的责任感。各场要针对本场以及相关棚舍参照此防控对策进一步细化防控措施,每个棚舍每个参与的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做到措施的100%到位性才能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