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入门知识-精彩全解从基础操作到高效管理
0 2024-11-23
1.温度
温度与幼雏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有关。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必须掌握合适。育雏温度要平稳:均匀,高低适宜。还应根据雏鸡的日龄和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夜间外界温度低,雏鸡安息不动,缺乏运动,所以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1℃~2℃。外界气温低时,育雏温度要稍高些。若外界气温高则育雏温度应低些。随着日龄增加温度可逐渐降低,切忌忽高忽低。温度过高也易引起呼吸道病,或引起啄癖。温度过低可引起雏鸡受凉,易患感冒、白痢。
育雏期间所采用的温度由4天时的32℃~35℃逐渐下降。也就是每3天下降1℃,直到常温(即18℃~21℃)为止。
2.湿度
湿度对雏鸡健康和生长影响也较大,过低,雏鸡体内水分随呼吸大量散发,初生雏易于失水,光靠饮水是远远不够的。干燥的环境,雏鸡的绒毛发干,鸡舍内尘埃、绒毛飞扬四起,易使鸡只感染呼吸道疾病。反之,如果湿度过大,高湿的环境利于细菌繁殖,易引起球虫病的发生。一般来说,初期湿度应达60%~65%,以后应达50%~55%。
3.通风
鸡舍内空气新鲜,保持空气适当流通是饲养好雏鸡的先决条件。通过空气流通可将鸡舍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排出。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湿度。1周龄以后应开始不同程度地通风。如果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在鸡舍内含量较高,可降低鸡只的抵抗力,特别是氨气会直接刺激鸡的呼吸系统,使其呼吸不畅,阻碍鸡只生长发育,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使雏鸡失明。随着日龄的增加,鸡只因生长发育,氧气的需要量不断地增加,通风换气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定要注意,舍温升高后再通风,要避免贼风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