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花卉盆栽-家中小花园的温馨点缀
0 2025-01-04
核心提示:目前市场上朝天椒品种较多,也比较杂乱,导致很多朝天椒品种不符合市场要求。种植者应选择果色深红发亮、果实成熟快、果肉含水量低、干椒率高、辣度高、高产、稳产、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优质品种进行栽培。茬口安排朝天椒主要分为露地种植、麦田套种两种栽种模式。春季露地种植朝天椒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通过大棚加小拱 目前市场上朝天椒品种较多,也比较杂乱,导致很多朝天椒品种不符合市场要求。种植者应选择果色深红发亮、果实成熟快、果肉含水量低、干椒率高、辣度高、高产、稳产、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优质品种进行栽培。 茬口安排 朝天椒主要分为露地种植、麦田套种两种栽种模式。春季露地种植朝天椒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通过大棚加小拱棚或拱棚加棉被进行育苗,在4月中下旬定植。 麦田套种朝天椒,育苗时间为3月中下旬,小麦处于返青期;定植时间为4月底至5月中旬,小麦处于开花期;在打霜前采收干椒,不影响10月中下旬冬小麦播种。两种作物生育期基本错开,互不影响。 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 种子消毒是培养壮苗、减少苗期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播种前将种子曝晒1—2天,或采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分钟、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1%次氯酸钠溶液浸种5—10分钟等方法,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 2.播种 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干燥不积水的地块设立苗床,严禁在种过辣椒、烟叶、茄子、番茄的地块育苗。每亩大田需苗床10平方米。 苗床营养土配制按照有机肥与菜田土3:7的比例进行混合。为防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营养土中可加少量辛硫磷或敌百虫;每平方米的苗床营养土可加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克,用于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 播种前将苗床用水浇透,水下渗后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或者水下渗后画方格,每个方格内播1—2粒种子,然后覆盖1厘米厚细土,盖上白色地膜并搭建小拱棚,保湿保温促进种子发芽。播种时应注意底水要灌足,撒种子要均匀,覆土要一致,地膜要封严。 3.苗期管理 培育壮苗的关键是加强苗床管理。椒苗粗壮、根系发达是朝天椒高产稳产的基础。前期做好保温防冻,促进早出苗、出全苗;中期合理调节温度、湿度,防止烧苗;后期放风炼苗,控制灌水量,防止椒苗徒长,提高幼苗适应性,促进花芽分化;移栽前5—7天,进行炼苗、蹲苗。 4.适时定植 朝天椒喜湿,宜选择保肥、松散、通气的壤土、沙壤土来定植。春季露地种植朝天椒,一般采用起垄栽培模式,先盖膜、后移栽。为防草害,盖膜前需喷洒封闭除草剂。麦田套种朝天椒,可以直接在预先留好的麦田里进行套种移栽。 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朝天椒怕涝,因此要特别注意控制土壤中的水分,浇水以小水渗灌为主,切忌大水漫灌。如遇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涝害。水分管理的原则是遇旱浇水、遇涝排水、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严禁大水漫灌。 2.及时摘心 朝天椒的主要产量来自副侧枝的果实。因此,主茎至现蕾应进行人工摘心,促进多发侧枝,提高产量。生产中需要掌握“瘦打肥不打、涝打旱不打、高打低不打”的打顶原则。 3.科学追肥 缓苗后追施提苗肥,一般为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三元复合肥15公斤,采用条施的方式,随追肥进行浇水。在现蕾后追施1次促蕾肥,每亩一般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可促进朝天椒分枝、多结果。在朝天椒大量开花坐果时应冲施1次花果肥,一般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坐果后可结合病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含钙、硼元素的叶面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性。 病虫害防治 朝天椒生产中常见病害有猝倒病、疫病、炭疽病、根腐病、病毒病。常见虫害有蚜虫、蓟马、白粉虱、烟青虫、红蜘蛛等。朝天椒病虫害的防治一般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朝天椒在结果后尤其要防治炭疽病和日灼病。朝天椒的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染病后果实上出现轮纹病斑。在发病时,可用75%的肟菌·戊唑醇1000—1500倍液、45%戊唑·咪鲜胺750—1000倍液,两种药交替使用,全田喷洒,7—10天喷洒一次。 日灼病也是朝天椒较为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提升。每年7—9月是朝天椒坐果旺盛期,也是发病高峰期。发病原因是在果实膨大过程中,根系从土壤吸收中微量元素不足,导致朝天椒果实表皮薄嫩,中午光照强、温度高,就容易晒伤朝天椒果实。果实表皮被晒伤后,细菌死亡,叶绿素消失,在果实表面呈现出白皮。 预防日灼病的措施是在朝天椒进入坐果期后,加强水肥管理,平衡水肥供应,在高温来临前及时灌水,防止土壤干旱;每隔7—10天配合杀菌剂或单独喷施钙、硼、镁、锌叶面肥。钙元素在朝天椒生长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土壤中氮、钾肥过多,或土壤缺水等因素都会影响朝天椒对钙元素的吸收,导致果实不能及时补充钙元素,易发生日灼病。 适时采收 一般在朝天椒完全转色后、打霜前进行采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收割的方式,不耽误冬小麦种植,同时也保证干椒质量。朝天椒在晾晒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发霉、变质、褪色和破碎。 (作者单位:河南省睢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