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胜军农作物发酵饲养养殖方法
0 2024-10-27
根据中国养猪网监控数据显示:今日(4月23日)国内豆粕价格3413元/吨,较昨日下跌2元/吨。国内豆粕行情持续下滑,供应链庞大、且养殖业尚未达到旺季,短期豆粕走势欠缺调整期。 近期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大豆引起大众高度关注。有很多网友疑虑,我国仍是农业发展最强之国,而中国大豆从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家,变成目前世界最大的购买客户,不得不问,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发生如此戏剧化的变化? 一、市场需求消费因素 过去我们的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提高以及营养需求的增加,国内家庭食品的消费从以前植物产品到现在的多样化乳制品和肉类产品(牛肉、猪肉、家禽)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对动物饲料的需求也增加(包括谷物和大豆)。于是大豆市场发生变化。 1985年至2015年,猪肉产量增加了3倍,目前仍是中国主要肉类产品,占肉类总产量的57%。家禽产量增加了18倍,牛肉产量增加了15倍,羊肉产量增加了7倍。到2013年,每个居民每天总可用食物量接近3000大卡,其中包括高比例(20%以上)的肉类卡路里。这些增长都是由人均消费的购买和城镇化推动的。 二、养殖业发展需求因素 由于食品安全和经济原因,国家推动大规模现代养殖业的发展,而传统小散户逐渐退出市场。大规模养殖场自混饲料的使用不断减少,工业化饲料使用量增加,对豆粕的需求日益渐增。 2002年-2010年间,3000头以上的养猪场占比从5%上升到18%。在乳品行业,拥有1000头奶牛以上的养殖企业从从2002年的3%增加到2015年的20%。中国豆粕产量从1997/98年的800万吨增加到2014/15年的5400万吨(数据来源:中国食用油网)。中国的现代饲料工业始于1975年,到2012年产量近2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饲料生产国。 三、为何非进口大豆不可? 我国可耕种的土地随着生态保护、人口增长居住面积扩大,三十年来可耕地面积从1.33亿公顷下降到1.2亿公顷,在耕种面积不足的情况下,不进口大豆将面临粮食危机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大豆进口并加入WTO(世贸组织),自90年代末期,中国取消了大豆的进口关税配额,将进口关税降低到3%;豆粕的进口关税保持在5%。因此,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豆产业面向世界市场开放,这与受益于关税配额的水稻,小麦或玉米产业形成鲜明对比。 结语:面对当前的豆粕市场形势,小编只能说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说明大家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这也得益于有关部门对此的相关政策。忧的是如果我们将来过度依赖进口粮食,容易造成国际粮源的紧张,到时粮食价格必然疯涨,如果粮食不够,以后哭都没地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