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焕成教授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望
69 2024-06-15
浅谈农业科技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
农业科普的具体任务是通过科技报刊、广播电视、技术培训等媒体或渠道,向广大农村传播优秀的科学思想、方法、知识、技术和技能。 让干部、技术人员、知青、专业户和广大农村农民了解和掌握。 只有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才能将各种优秀农业科技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和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农业技术科普文章的撰写是农业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通过语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村读者传播和推广农林牧副渔业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的有效形式和手段。科技出版物等载体。 。 为了认真总结和交流写作经验,现就农业技术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基本要求和改进路径谈一些粗浅的经验和认识。 供从事农科写作的同志参考。
一、农业科技科普文章写作特点
以传播和普及优秀农业科技、提高农民工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为目的的科普文章,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感染力、较强的季节性和时效性、鲜明的地域特色。 特点是综合性强、承前启后、不间断连续性。
(一)广泛的群众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任何优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都必须由训练有素的生产者来实施。 因此,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将直接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前,我国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约占35%,80%的村乡级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只有初中、中专或高中文化程度。 针对上述情况,在撰写农业技术普及文章时,首先要考虑读者的广度,牢固树立舆论导向。 要根据农村读者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写作,根据他们的迫切需要选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创作。 其次,我们写的科普文章的主要读者对象应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干部、技术人员、知青和农村科技示范户,把他们作为普及优秀农业科技的“二传手”。 。 通过口头方式或现场示范方式,向广大文化素养较低的农民传递。
(2)季节性、时效性强
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 就一年的农业活动而言,大致可分为春耕春播、夏收、秋收秋种、冬备耕等几个主要阶段。 任何优秀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总是与农时紧密结合。 不耽误农时是绝对不会实施的。 例如,想要普及一项棉籽处理新技术,科普文章必须在棉播前2-3个月写好,并发送到相关刊物上。 如果期刊能够立即发表符合农业季节活动的文章,农村读者将能够推广和应用在备播阶段或播种过程中引入的棉花种子处理新技术。 这样写出的科普文章不会错过农时,起到传播和普及优秀农业科技新技术、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
另外,在撰写介绍新农药、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技术的文章时,除了在文中说明各种农药的最佳浓度和使用方法外,还应强调最佳有效施用时期,以避免事故。 推迟最佳施用期或期限,降低施用效果。
(三)地域特色鲜明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活的动植物。 它们的繁殖、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草场、饲料、土壤、光、热、水、肥等必要的外部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因此,在推广畜禽和农作物优良品种时,新技术在饲养管理、作物栽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必须在条文中写明所需的外部环境条件和适宜推广应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