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好丰景各地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70 2024-06-07
记者从了解到,全国上下抢抓农时,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全面展开。春播也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粮食主产区的春耕春管进展顺利。
我国粮食主产区春耕春管进展顺利
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北方冬小麦大部已返青,长江中下游的冬小麦拔节起身,西南地区正在抽穗。据农情调度,3月上旬,已返青小麦一二类苗达88.2%,比去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平均高1.8个百分点。
全国早稻已育秧21%,已栽插2.4%。其中,海南育秧近六成、栽插近七成;云南育秧近九成、广东过六成、广西福建育秧近半,零星栽插;江西、湖南零星育秧,预计3月20日之后,开始大面积集中育秧。
今年,遴选发布精密播种、水肥精准调控等主推技术296项,支持大面积提升单产。
为促进夏季粮油生产开好头、起好步,12日,财政部会同,下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8.3亿元,支持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12省(区)加快做好农作物改种补种、农业及畜牧渔业设施灾损修复等相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保证化肥的稳定供应,13日,2023—2024年度“商储无忧”项目启动。“商储无忧”项目品种为尿素,主要是对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承储企业在尿素期货套期保值过程中,产生的仓储费、出入库费、检验费等,进行免除的优惠政策。
创新自动化设备
成为农业生产新质生产力
今年春耕,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一批创新自动化设备的投入,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质生产力,为丰收保驾护航。
今年,粮食主产区重点推广新装备、新技术,提高田管质量。江苏全省设立2000多个自动气象站,通过物联网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田管配方。在南京浦口、、淮安涟水等地,自动气象站和农业气象站在田间地头“站岗”,可以对土壤墒情等“六情”全天24小时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和预报信息,重要农事农时,每天至少发布6次。
江苏省南京市区骏圣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殷宏宝:六情主要包含土壤的墒情、地情、肥情、环情、农情,还有主要的虫情。
在北大荒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可以看到黑龙江垦区的整体数字地图。北大荒信息公司为4600万亩耕地、22万个地块和56万种植户建立了数字身份证。身份证中,土地面积、作物品种、施肥、种子、产量等数据信息一目了然,系统自动生成“处方图”,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土壤状况,为黑土增肥。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科研人员今年要把实验室研发的包括农业遥感、长势分析、病虫害检测、杂草识别等多个人工智能模型,在千里之外的北大荒建三江农场春耕中,进行验证和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 金晶:农情的传感器,有可见光、温度、湿度、光照等,便于我们对智慧农场里的农情做出监测。
来自云南省水利厅的消息,自今年以来,云南持续发生冬春连旱,降雨较常年同期已偏少近两成。全省河道来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13%。多地启动应急响应,农业生产更是使用了新技术,节约生产用水。在陆良县的蔬菜基地,较为废水的喷灌已换成了相对更节水的滴灌。
蔬菜基地生产主管 周俊:这个滴灌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把每一滴水都足够精准地送到了作物的根部。喷灌每亩每小时用水量达到15吨,但是改用滴灌之后,每亩每小时可以用到3.8吨的水,就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
在同样遭遇干旱天气的贵州,我国自主研制的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飞行。此次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累计飞行近5小时,作业影响区域覆盖毕节、六盘水、安顺等地区。今后,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将在贵州开展常态化作业,从而有效地减轻干旱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为春季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畜牧业生产忙
春季也是畜牧业生产的关键阶段。这两天,新疆的牛羊开始从冬季牧场转移至春季牧场,内蒙古的牧户们正忙着接春羔、接春犊。
这两天,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新疆昆玉市7万多头只牲畜将开启大规模的春季转场。牲畜一路从昆仑山脉的喀山出发,翻越布藏山、帕卡山两座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从冬季牧场转至50公里外的春季牧场。由于地形复杂多变,牧民们赶着羊群,时而在大山里逶迤,时而沿公路前行。沿途的山草和薄雪,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水。
据了解,转场从3月12日左右开始,时间持续10天左右。
早春时节,气温回暖。内蒙古赤峰市的牧户忙着接春羔、接春犊。这几天正是产羔旺季,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塞纳养殖合作社,两千只适龄母羊已全部完成产仔。与往年不同的是,合作社今年全面推行良种工程,通过冷冻配种,今年产下的小羊羔,体格格外壮实,仔畜成活率也高。两千只小羊羔还没有发育成熟,就已经被多家牧场作为种畜,抢订一空。
赤峰市巴林右旗塞纳养殖合作社理事长 青格勒达来:跟传统蒙古羊比,它长得快,抵抗力好。现在我们这羔子大概65天,35千克以上,传统蒙古羊4个月也就达到40千克左右。
从去年12月至今,赤峰市大小畜产仔312万头只,改良配种仔畜首次超过96%,仔畜成活率超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