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经历
200 2024-06-03
大众网记者 张宇 青岛报道
6月17日,2023年上合组织国家扶贫培训班学术报告会在青岛农业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新民,副校长田一科,青岛乡村振兴局一级调研员孙斌,青岛乡村振兴局扶贫处处长魏明,出席第一次报告会。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亚美尼亚的7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研究。
孙斌在致辞中表示,上合组织国家与中国地缘相近、命运共同体,在减贫发展方面面临相似机遇和挑战。 中国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减贫实践经验。 相信学员们通过本次培训班一定有所收获,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国家减少贫困、繁荣发展。
刘新民为同学们做了题为《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的中国经验》的首场学术报告,内容涵盖了中国乡村改革的演进、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国乡村治理的经验以及核心视角四个方面。的中国经验。 他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成就。 刘新民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中国的扶贫乡村振兴事业既有科学的总体设计,又有丰富的地方实践; 乡村振兴也必须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取得长远成效。 他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乡村振兴齐鲁模式建设的实践和成效,分享了一批典型做法和成功案例。
报告会前,刘新民会见了各国学生代表,对各国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青岛农业大学的基本情况。
下午报告会上,青岛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机电工程学院学术院长、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中国分会主席尚书奇教授,以“中国农机农艺一体化发展与精准农业”为主题。 专题围绕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精准农业应用与创新发展,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报告结束后,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参观了青岛农业大学历史博物馆、农机文化长廊和农机陈列馆。
本次培训班受青岛乡村振兴局委托,青岛农业大学组织实施。 课程采用现场教学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不仅涵盖了我国乡村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和经验,还涵盖了农业机械农学、盐碱土综合利用等技术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内容,逻辑严密,实践性和指导性强。 学校以举办本次扶贫培训班为契机,充分展示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农业大学的扶贫经验和乡村振兴成果,持续深化农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赋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