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为夏粮丰收图景添上科技色
97 2024-05-27
8月1日,山东新闻联播题为《山东:打造农业科技载体,为农业产业“强补链条”》报道,山东通过农业科技园区为农业注入创新元素,延伸、做强、优化农业。农业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 以下为报道内容↓↓↓
【导读】山东通过农业科技园区为农业注入创新元素,延伸、做强、优化农业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
【文】在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蘑菇工厂又一批产品即将下线。 车间里,一排排蘑菇棒整齐地堆放在架子上,肥美的蘑菇探出头来采摘。
【同步声音】山东长生源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猛
夏天天气炎热,想要吃到这种蘑菇,不能依赖传统的大棚。 然而,在这样的栽培室里,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等都是通过物联网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因此一年365天都可以进行收获。
【正文】为了探索这种先进的种植模式,常胜源在邹城建造了第一家食用菌工厂。 生产车间全年可完成八个种植周期。 占地100平方米的蘑菇房,每年可采摘鲜蘑菇168吨。 但随着产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同质化竞争也日趋激烈。
【同步声音】山东长生源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猛
金针菇、杏鲍菇等品种的工厂化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产量相对较高。 因此,企业基本都是生产这些品种,品种非常单一,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
【文】对症下药,邹城把目光投向了没人愿意做、也做不到的稀有品种。 转型需要核心技术。 为吸引创新资源,邹城市专门拿出500亩土地建设食用菌孵化器,用政策和资金撬动成果转化。
【同期声】山东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晓波
如果你闻一闻新品种的银耳,它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说明它的芳香物质含量比较高。
【正文】近期,这种独特的银耳菌将大规模推广。 培育新品种的李晓波最初被引进邹城,正是因为她掌握了菌种开发的核心技术。 目前已研发出十余种珍稀优质菌株,李晓波被评为行业领先者。
【同期声】山东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晓波
它给了我这样一个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我的创作能量。 品种的更新迭代,甚至我们下一步打造药食同源的珍稀优质食用菌品种,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正文】提质增增量,只为强化食用菌产业生产环节。 想要挖掘更大价值,就必须不断拉长产业链。 现在,产业园正在推动智能装备制造、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与食用菌生产企业深度融合。 为此,邹城市今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公共研发平台。 园区内聚集了3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协同攻关。
【同步声音】邹城市科技局局长 蔡庆华
如果企业单干,成本和周期都会更长。 因此,这个时候政府应该给予支持和引导,把手中的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未来我们力争做到百亿规模。 这个数百亿的规模不仅包括食用菌的种植,还包括高附加值的部分。
【正文】以园区为载体,集政策、资金、技术、品牌于一体,目前,山东各涉农县(区)已实现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 全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一半来自园区,产值2480亿。
【同期】山东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副处长 刘赤兵
形成了以黄三角国家农业高新区为龙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高新区为骨干、分级发展的四级农业科技园区体系。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转型最终将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模式提供科技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