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技术分析

本站原创 2024-05-21 18:04:00

 

导读:现在的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尤其是种养模式,比如稻鱼种养、稻蟹种养、稻蛙种养等,目前湖南地区已经很好的推行了稻蛙种养模式,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技术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现在的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尤其是种养模式,比如稻鱼种养、稻蟹种养、稻蛙种养等,目前湖南地区已经很好的推行了稻蛙种养模式,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技术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稻蛙基础设施

(一)稻田选择与围网分割实施稻田养蛙的田块应选择相对偏离人烟居住的地方,且田块相对规整、大小适宜、水源方便、天干不旱和雨涝不淹。田块不宜过大,对于较大田块可用围网(防逃网)分割为若干小单元,并在围网内留出距蛙沟约80cm宽的田埂,大小以200m 2 左右为宜,过大不利于观察蛙群在田间的活动及采食情况,不利于蛙群的人工驯化投料和集中饲养管理,过小则容易造成蛙群过度集中而发生踩踏伤亡事件。

(二)开挖蛙沟蛙溜

蛙沟蛙溜的建设不仅能满足蛙类动物的两栖生活习性,也能便于后期水稻收割前对蛙类的捕捉。蛙沟的建设可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一条宽0.6m、深0.8m的环形蛙沟,并在田间开挖一定数量的面积约8m 2 、深1.2m的蛙溜,蛙溜的数量及大小可根据蛙种投放密度进行合理调整,并利用开挖的泥土加宽、加固、加高田埂。

(三)饵料台搭建

蛙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体质弱小的蛙及病蛙会被蛙群中的其他个体吃掉。其次,稻田中的天然饵料也不能满足大量蛙群的采食。因此,在蛙群投放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人工投喂饲料,就会造成蛙群生长不同步,进而加剧蛙群内的自相残食现象。搭建饵料台一是能解决定时定点投料的问题,二是能弥补天然饵料的不足。可将尼龙纱网裁剪成2m~3m长,略大于蛙沟宽,后沿蛙沟间隔一定的距离绷直架设在蛙沟上,或直接利用防逃网内留出的田埂面铺设料台,料台的规格及数量可根据田块大小、田块形状及蛙种密度进行合理调整布置。

(四)防逃设施与进排水系统

蛙类善跳跃,且有白天躲藏于湿润的草丛和松散的泥土之中的习性,因此在利用尼龙纱网建造防逃隔离带的时候,须将尼龙纱网埋入田埂泥土中20cm左右,并保证地上部分高度在1m~1.2m以上,然后用竹竿、木棒、钢管等每隔1.5m固定。此外,可用塑料薄膜等质地光滑的材料覆盖在地上部分的防逃尼龙纱网上缘10cm~15cm处,防止个别蛙攀爬逃跑。进排水口则按照“高进低出”的原则分别设置在田块的高、低两处,并用隔离网阻止外来有害生物及其他杂质进入田间。

(五)驱鸟装置布置

蝌蚪及幼蛙天敌较多,蛇、鸟、黄鳝及老鼠等对幼蛙都将造成不小的损失,因此在建设蛙的防逃设施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蛙的天敌应对措施。在对鸟类等敌害生物的驱赶上可以通过安装对人类生活影响小的驱鸟器,但鉴于驱鸟器的工作原理,即利用一种脉冲干扰刺激和破坏鸟类神经系统、生理系统,使其生理紊乱以达到驱鸟而不伤害鸟的目的,其驱鸟效果长久,但是见效慢。因此,在即将实施稻蛙综合种养的区域应提前一个月左右使用来达到驱鸟的效果,对于驱鸟器见效差的区域可通过布置天网、悬挂彩带、置放反光器等驱鸟装置。

二、蛙种选择与投放

在水稻定植10天~15天,秧苗返青成活后方可选择在天晴的时候开始投放蛙种。蛙种应选择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体格健壮、活性强、 健康无伤病当年繁殖幼蛙。放养前需用2%~3%的食盐水或0.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等低刺激性消毒剂进行泡浴消毒5min~10min。蛙种投放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投放密度,切不可过小或过大,密度过小不易对蛙进行人工投料的驯化,蛙在稻田中若不能及时进行投料驯化则易使蛙回归其昼伏夜出的自然本性,造成后期人工投喂困难。密度过大则易加剧蛙群之间相互争夺、踩踏、残食等现象,其排泄物也会增加生存环境负荷,导致环境恶化,容易滋生细菌病毒,进而增加蛙群发生疫病的概率。因此,蛙群密度的控制应综合考虑水质水源、稻田病虫害、风力风向及人工投料等各种环境因子和人为因素。

三、后期日常管理

(一)驯化与投食

投放的蛙种一般都是经过蛙种繁殖场驯化过后,能够采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但蛙种投放到田间后,必须保证蛙种具有一定的密度,并及时进行定时定点投饵驯化。投饵后观察蛙群的活动情况,若蛙不上料台,则可适当在蛙的人工配合饲料中放置少量蚯蚓、蝇蛆和黄粉虫等活饵,使人工投放的配合料在活饵的运动下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进而被蛙发现取食,待蛙群驯化可自行跳至料台上后开始逐渐减少活饵数,此时料台上的饲料在蛙群的运动下就能变为运动状态,从而完成对蛙群采食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化。

驯化后的蛙群可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定时定点各投喂一次人工配合饵料,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一般投喂量占体重的2%~3%,可根据田间水质条件、天然饵料数量及蛙的采食情况进行适量调整。此外,可在田间料台附近安装黑光灯诱使昆虫集中灯下供蛙群自由采食。

(二)田间管理与疫病防治

蛙群的生活习性与水稻生长周期中对田间水位的需求基本一致,过深的水位不仅不利于水稻根部进行有氧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水稻对稻田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影响水稻的生长。蛙类虽属于两栖类生物,但其生长周期中多数仍栖息于陆地,过深的田间水位也将不利于蛙群的生长。因此,合理调控田间水位对于成功实施稻蛙共生这一生态种养技术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有资料表明,蛙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因此,在夏季高温炎热的季节,白天可适当增加田间水位来为蛙群避暑降温,而夜间则需降低水位便于蛙群夜间到田间水稻之中捕食昆虫。当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增加水位,并尽量避免频繁对田间进行换水,以利用水体较大的比热来蓄积热量为蛙群提供生长所需的环境温度。

蛙的疫病较少,在养殖过程中一般不易发病。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以预防为主,注意对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可根据水质情况适时使用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也可通过不间断向稻田中注入新水,使稻田中的水体能够常年进行微循环交换。蛙喜欢干净、清净的环境,不喜欢被打扰,恶化的水质可能会严重影响蛙的摄食,甚至造成疫病的发生。其次,可在日常投的蛙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免疫多糖等能提高蛙类免疫力的生物制剂,并定期对蛙沟、蛙溜及料台进行消毒处理。对水稻疫病的防治可采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对蛙刺激性小的农药,切勿施用菊酯类对蛙刺激性大的农药,并在施药前对田间进行灌深水和诱蛙至蛙沟、蛙溜处理。

四、讨论分析

据目前国内对稻蛙共生这一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成效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在自然界,水稻与蛙类本身就存在共生现象。所以,从经济效益及成本核算上来看,相对于其他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来说,稻蛙模式可能更具挖掘潜力,更具推广意义,定将成为一种理想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稻蛙模式虽然能很好的体现稻田综合种养的作用,也将是一种理想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但同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对养殖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二是如何解决在经验上的不足导致蛙群回归昼伏夜出本性的问题;三是如何就地解决蛙的苗种问题;四是如何引诱蛙群更加高效地采食人工配合料的问题等等。因此,稻蛙模式的稻田综合种养方式在推广发展过程中仍需要不断探索。

 

上一篇:科研团队发现小麦条锈病感病基因
下一篇:九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来庐山市开展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