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农科院欢乐参加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
196 2024-05-15
青岛市农科院苹果砧木研究团队调查资源圃内不同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阮桂丽摄
“我的桃子都是采取会员制营销和网络营销,每年净收入有40多万元。”今年刚满28岁的宋如意是一名受惠于良种良技的新农人,他告诉记者,青岛市农科院专家帮他引进的“瑞蟠101”,最贵的时候能卖到20、30元一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农以种为先。播下一粒小种子,孕育的是农民致富的希望,生长的是百姓餐桌的品质,守护的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粮安天下必须要育“中国种”培“中国根”。近日,记者走访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探究这所百年科院如何拨动“种业芯片”密码。
国际较量“中国根”跑出新成绩
在青岛市农科院的北宅砧木育种基地里,矗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的题字——“青砧”是苹果矮化栽培的中国根。石碑后面的资源圃内,密密麻麻栽种保存着农科院近百年来引进的近300份矮化苹果种质资源,其中既有崂山柰子、野生海棠等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也有从国外引进的名特优新品种。
苹果是青岛市的优势农产品,全市栽培面积70万亩左右。为改善苹果砧木特性,增强抗寒、耐涝等综合性状,该院砧木研究团队历经20余年时间,采用杂交、辐射诱变、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育种手段,选育出的“青砧”系列无融合生殖砧木,具有抗寒耐旱的突出特点,能经受零下30多度的低温,解决了我国苹果矮化栽培长期依赖国外砧木的“卡脖子”难题,更使我国苹果砧木育种研究跻身国际领先水平。
“除了苹果砧木育种,我们的白菜萝卜优质多抗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项目突破了单倍体培养、耐抽薹、抗根肿病及品质育种等关键育种技术,建立了分子辅助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高效、定向、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体系,育成的13个优质白菜新品种打破了日、韩进口种子对春夏白菜萝卜市场的垄断。”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杨晓云说。
市场论剑“中国种”带来好效益
眼下,青岛市农科院大白菜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正在千余平方米的现代化日光连栋温室内对一排排不同品种的大白菜进行脱帮处理。“胶州大白菜因为具有口感清甜、个头大等品质特征广受市场青睐,但是老百姓在世代种植过程中慢慢会出现品种杂交、性状不纯、抗病性低、品质差等问题,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胶白’的品种选育工作。”农科院大白菜育种团队专家张淑霞介绍,为了让“胶白”这款“王牌”农品能一直延续优良性状,大白菜育种团队一直致力于胶白的选育工作,每年10到11月份都要把从田间选择的大白菜种株移栽进来,进行保温、防病、脱帮、插杆、绑绳、打花、套袋、授粉……次年5月份采收种子,对这些种子在田间进行种植观察后再次进行选育。“6到8代后才能选育出符合目标要求、性状优良稳定的试材,用以配制优良品种。”张淑霞介绍。
“我们农场种植的大白菜品种鲜甜多汁,没有辣味、纤维细、口感脆,在市场上80元一个的礼盒供不应求!”青岛丰硕家庭农场负责人匡兆强口中供不应求的“胶白”品种正是青岛市农科院选育出的胶州大白菜品种“87114”,匡兆强向记者介绍,他今年种了320亩“87114”胶州大白菜,毛菜产量能达到1700斤左右,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完全不愁销路。
创新突破新技术助推高效高质农业
围绕种业创新,农科院聚焦科技强种目标,瞄准青岛优势农产品的品种更新换代,从基因挖掘、遗传转化、生物安全、种质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等环节深入推进种子科技创新,不断在种业原创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在青岛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荷花社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内,林师傅正在对樱桃西红柿进行整枝和打杈,聊起自己的这棚樱桃西红柿,沉默朴实的他也终于关不住自己的话匣子:“不信科技不行,我的西红柿采用了青岛市农科院专家提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就是得病少,而且结出来的果子果形好、香味馥郁,在市场上最贵能卖到十五六元一斤,最便宜的时候也五六元一斤,一个大棚一年能净赚十几万元。”林师傅口中的新技术新品种就是近年来农科院历经40余年选育成功的72-69系列高品质番茄和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科院番茄育种团队专家黄婷婷介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的番茄育种研究项目,在抗黄化曲叶病、南方根结线虫病、早疫病和晚疫病研究以及高红素番茄育种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已经选育出一大批具备更高产、更优质、更高效的特质新品系。
此外,该院黄瓜育种团队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提高育种效率,先后选育出不同类型的优良雌性系黄瓜新品种12个,解决了山东半岛长期以来没有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黄瓜设施栽培专用品种的问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郝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