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举办麻类科普走进
199 2024-05-04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米袋子”、“菜篮子”越来越充实,人们吃得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增长的结果。 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率大幅提高。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乡镇企业已成为生力军。 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日益繁荣。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增强。
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品种和质量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在推进结构调整的同时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稳定增长。 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0160万吨,增长64.6%。 连续跨越3亿吨、4亿吨、4.5亿吨、5亿吨水平,取得历史性进步。 经济作物发展迅速。 棉花、油籽、食糖产量分别由1978年的217万吨、522万吨、238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762万吨、2569万吨、12188万吨,增长251%。 、 392% 和 411%。 养殖业快速发展。 2007年,肉类、奶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866万吨、3633万吨和4748万吨,比1978年增长7倍、36倍和9倍。
各地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淘汰劣质品种,减少普通品种,开发优质专用品种。 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结构大幅改善,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农产品品种和质量需求。 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72.3%、61.6%、47.1%、70.3%; 苹果、柑橘优质率分别达到55%和50%; 牛羊肉优质率分别达到35%和30%。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快速发展,蔬菜、水果、茶叶和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治理成效显着结果。
与此同时,一些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势头强劲。 2007年,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62.1亿美元、37.5亿美元、40.5亿美元、97.4亿美元。 四类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4%。 特别是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
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更加合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养殖业快速发展。 从种植结构看,1978年至2007年,粮食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从80.3%下降到68.9%; 经济作物比重提高,油料作物比重由4.1%提高到7.4%,棉花比重由3.2%提高到7.4%。 3.9%,蔬菜由2.2%增加到11.3%,果园面积由1.1%增加到6.8%。 糖、烟、茶园面积比例也有所增加。 特别是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增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发展打破了过去“粮食在经济之上,粮食在经济之上”的恶性循环。
从农业结构看,种植业比重持续萎缩,畜牧业、渔业比重持续上升。 1978年至2007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从80%下降到50.4%,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 畜牧业比重由15%提高到33%,年均增幅约0.6个百分点; 渔业比重由1.6%提高到9.1%,年均提高0.25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的“大综合、小综合”农业生产格局不断被打破。 农业区域布局、专业化分工趋势逐步显现。 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地区集中。 农产品集中度持续提高。 一批各类农产品具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
全国13个产粮省份粮食产量比重由1978年的69.3%提高到2007年的75%。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集中度分别达到80%、90%、66%、和 59%。 棉花已形成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三条腿”格局,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9.9%和99.9% 。 苹果已基本形成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业带,分别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0.7%和63%。 甘蔗优势区生产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3%和72.4%。 柑橘已形成三大产业带:甜橙以长江中上游加工为主; 鲜食脐橙主要产于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 宽皮柑橘主要发育在浙南、闽西、粤东等地。 占全国的54%。 畜牧业、渔业生产向优势地区集中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肉牛羊肉优势产区地位不断巩固,区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显着提高,个体生产绩效持续提高。 奶牛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产奶量约占全国的60.7%; 渔业已形成“两带一区”,即东南沿海和黄渤海的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优质蟹养殖区,大黄蟹集中比例高。黄花鱼、罗非鱼、鳗鱼均超过80%。 优势农产品区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各地着力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管理方法,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壮大。 截至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171608个,扶持农民9511万人,占全国农民总数的38.4%; 带动种植生产基地建设13.1亿亩、养殖水面7155万亩,占全国总量的10%。 56.8%和84.7%; 带动畜牧业饲养量14.7亿头、家禽饲养量115.4亿头,占比86.6%和79.1%。 从事工业化经营的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增加1649元。 与此同时,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的经营模式,以“合作社+农户”、“专业协会+农户”为主的中介组织驱动、专业市场驱动的经营模式。蓬勃发展。 发展。 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日益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在一起。 各类产业组织与农户的联系方式中,承包方式占57.7%,合作方式占15.3%,股份合作方式占15.1%,其他方式占11.9%。
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围绕本地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和市场需求,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将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向优势地区转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提升产业带建设水平。 。 全国初步形成内蒙古乳品、肉类、羊绒加工,河南、河北小麦、肉类加工,吉林玉米、肉牛加工,黑龙江、湖南大米加工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带。 、江浙地区。 福建的茶叶加工,新疆的葡萄、番茄加工,山东、山西的水果加工,沿海省份的水产品加工,以及大城市郊区的畜禽、水果、蔬菜、乳制品精深加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正在蓬勃发展。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7万家,比上年增加9000多家; 实现增加值24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农村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力量。 1978年,全国有社队企业152万个,雇用农村劳动力2827万人,实现产值491亿元。 到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391万个,从业人员1509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1%,实现增加值69.62亿元。 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农村内部就业能力,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村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 1978年,农村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约为1:0.17:0.02,2007年优化为1:1.8:0.5。 (记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