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化身绿肥助力水稻增产朱泾春耕备耕忙
159 2024-04-25
颠覆传统!
“国外专家过来一看
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到底是什么“神仙”技术?
和小蔬一起来看看!
“赤脚农民”让世界芦笋协会主席为之折服
施渭尧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家喻户晓的“芦笋大王”。他从事芦笋种植近40年,21年前他看中了农业的发展前景,在萧山围垦开起了自己的农业公司种植特色蔬菜。“经常有人说我外表看是个种地的,其实有满肚子学问”,施渭尧风趣地说。最令他自豪的是,连来自波兰的世界芦笋协会前主席尼古博士都被他的种植技术所折服。
“一般国外芦笋的采收期是60天,施渭尧通过自主学习,摸索出了一套模式,使得采收期达到250天,国外的专家过来一看,下巴都要掉下来,非常震惊。”尼古博士的关门陈文静博士说道。
这样的超长采收期,得益于施渭尧的大棚芦笋栽培二次留茎三次采笋管理法,更得益于他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学习积累。“当年,不知道应该种什么,也没有什么技术,我每天跑省市的农科院,向不同的专家请教,最终确定种植芦笋这个特色品种。”
芦笋作为高档保健蔬菜,种植后可连续收获15年以上,其抗逆性和适应性极强,耐盐碱能力强,而且能耐-36℃低温,所以种植区域较为广泛。
图片来源:绿野杭荫
为了种好芦笋,仅小学文化水平的施渭尧,白天忙于基地生产,夜晚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因为他经常跑新华书店,如今,但凡跟芦笋有关的书籍,他全部有,而且非常齐全。
“大棚芦笋栽培二次留茎三次采笋管理法,可以说是国内芦笋种植界的一个颠覆模式,当年还一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实属不易。”陈文静说。
那么,到底是怎么种呢?
此技术采用大棚栽培,播种后经育苗的芦笋单行定植,大棚全程覆盖,1~3月采春笋,4月中下旬留春母茎,5~8月采夏笋,9月上中旬留秋母茎,10月采秋笋;在芦笋三次采收前重施三次基肥,夏笋采收期在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追施有机复合肥,在秋母茎留养后,视植株长势追肥;
在三次清园、土壤消毒的基础上,采用避雨留养母茎,喷涂母茎防治病害;采用杀虫灯,性引诱器捕杀害虫。
图片来源:绿野杭荫
参照该技术生产的芦笋采收期长,平均产量约2400公斤/亩,比常规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且通过大棚全程覆盖,避雨留母茎,防虫网隔离等措施,减少了病虫害发生,降低了农药用量,芦笋污染少,品质好。
目前,“大棚芦笋栽培二次留茎三次采笋管理法”面向全国推广11万亩以上,不仅造福周边种植户,也带动了浙江省乃至全国设施芦笋的发展。
图片来源:绿野杭荫
每每提起施渭尧,尼古都会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夸奖。“施渭尧的眼界开放,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如今,他已经汇集了全世界不同的芦笋种类,这在中国可以作为一个标杆。”
“在尼古博士的帮助下,早几年,我引进了意大利、美国等地全世界最前沿的25个芦笋品种,建起了芦笋种质资源圃。”施渭尧感激地说。他在萧山围垦有1000多亩芦笋地,他一心想让自己的芦笋在品质和产量方面走到世界前列。为此,施渭尧的芦笋种植技术也不断更新迭代。
屡获专利!带动致富!
如今,在施渭尧指导的佳惠农业种植基地,百亩芦笋迎着潮水生长。在一个个大棚内,的芦笋枝叶绿茸茸的,长得足有半人多高。冒出土里的芦笋色泽翠绿,用手轻轻抚摸顶尖,像是能挤出水滴来。
图片来源:萧山发布
“9月正是芦笋秋母茎长势旺盛期。”高级农艺师张旭娟笑着说,“芦笋现在基本实现全年生产。参照往年的收成,芦笋年亩产量大概能达到2900公斤左右,全年平均价格大概为9元/公斤,经济效益约每亩2.6万元。”
高产的背后,是科技创新。施渭尧致力于提升种植技术,2019年,其申请的“芦笋制种田施肥和灌溉的管理办法”,获批国家发明专利,这已是他及团队获得的第10项国家专利。另外,还有“一种冬春芦笋降解膜应用的促早栽培方法”和“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正在申请之中。
生物降解地膜 图片来源:萧山发布
其中,将全生物降解膜应用在芦笋栽培上属首创技术。我国北方芦笋以露地种植为主,南方芦笋以设施栽培方式为主。芦笋越早采收价格越高,南方早春批发价格在30元/斤左右。但是,芦笋常规促早管理采用设施大棚下加小拱棚的覆膜方式,该方法搭小拱棚覆膜、拆除小拱棚收膜均较耗费人工,且PE薄膜用量大,用完无人回收,堆于田间污染环境。
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早期笋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减少覆膜揭膜工作流程,节省人工的冬春芦笋应用降解膜促早栽培的方法。采用“一种冬春芦笋降解膜应用的促早栽培方法”,全生物降解膜材料可降解,且可通过滴灌的方式辅助加速降解,覆膜方式简便,无需人工收膜,降低因传统方法需要复杂覆膜、及时收膜增加的人工消耗;应用本技术后芦笋能够提早采收,提高优质率和光泽度,从而提高芦笋经济效益。
操作方法
在冬季清园,施完冬腊肥后,在畦面上的覆盖宽幅范围为0.8‑1.2m,厚度范围6‑10μm的全生物降解膜,滴灌置于沟渠间,及时补充植物所需水分和肥料;进入3月,将滴灌置于全生物降解膜上;进入3月中旬,全生物降解膜进入大裂期,降解。
天窗式盖膜技术研究 图片来源:萧山发布
另外,“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也另辟蹊径,实现了芦笋的增效高产。
每年5月中旬时,芦笋种植户需对大棚1进行割膜开天窗2处理。此后,只需要在每年12月更换一次新膜,不需要多次盖膜和揭膜,就能够实现通风,补充光照,全年不直接接触雨水但能够利用雨水补充水分。
大棚1,天窗2
应用此技术后,大棚种植芦笋无需人工多次揭膜盖膜,节省人工成本;避免芦笋接触雨水,接收更多日照,进而改善芦笋色泽,降低散头率,提高优质率,最终提高芦笋质量。
操作详解
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
1、培育苗,第一年4月将种子经过消毒、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
2、移栽定植,深翻土壤,施肥;定植第一年6月,选择高30cm、茎数在3~4条或以上的健壮苗进行定植,长势太高时,剪去顶端,带土移栽、单行种植;定植后浇足活棵水;
3、挖掘接水沟,定植第一年8月,在芦笋畦中间的田地上挖掘出接水沟,将腐熟有机肥施入接水沟内,盖上土;
4、搭建大棚,第一年11月芦笋清园、施肥、土壤消毒后搭建钢管大棚,大棚南北延长;
5、盖膜,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在搭建的大棚内再加盖小拱棚,3月下旬至5月中旬只盖大棚膜,保持白天出笋温度为25~30℃,夜间温度为15~20℃;5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只盖顶膜,开天窗,去除裙膜,保持棚内通风;
6、割膜开天窗;5月中旬至11月底在大棚膜的两侧各割一排天窗,所述天窗位置对应所述接水沟;
7、二次留茎四季采笋,从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1月上旬至4月上旬采冬春笋,4月中旬选择茎粗大于1cm的春笋留养母茎,5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夏笋,8月中旬选择茎粗大于0.8cm的秋笋留养母茎,9月上旬至11月中旬采秋笋;
8、肥水管理,芦笋全年重施三次有机肥,第一次是12月中下旬冬季清园后,施腐熟栏肥或商品有机肥;第二次是4月中下旬春母茎留养后,施腐熟栏肥或商品有机肥;第三次是9月上旬,施腐熟栏肥或商品有机肥;沿棵盘两边开沟施入;夏季采笋期间在5月下旬开始,隔30天左右追施复合肥;在秋母茎留养后,视植株长势追肥,一般隔30天施一次复合肥;
9、病虫害防治,在三次清园、土壤消毒的基础上,采用避雨留养母茎,喷母茎防治病害,利用性引诱剂捕杀害虫;
10、揭膜、换新膜;待第二年11月上旬全部揭膜,12月初施肥整地后换上新膜。
施渭尧还带领团队瞄准了农业的核心技术——种业“芯片”。经过年复一年的试验研究,培育出了杭州市首个芦笋品种“佳芦1号”,并向绍兴、嘉兴、台州、温州以及省外的河南、贵州、江苏、江西、湖南等地进行了推广。
佳芦1号
佳芦1号是浙江萧山芦笋科技小院联合专家团队创制成功的芦笋新品种,为无性系杂交一代种,适合我国南方作大棚芦笋避雨栽培和北方的干旱少雨地区作露地栽培。
该品种生长势强,植株高大,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嫩茎圆柱挺直、粗度适中均匀、颜色深绿表面光滑、顶端圆锥形、鳞片包裹紧密。
目前,“佳芦1号”新品种已在全国推广3万亩以上。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来到芦笋基地学习交流 图片来源:萧山发布
如今,施渭尧的芦笋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以及亚太、欧盟等地,每年销售额高达3000多万元。2013年时,其种植的428克单支最重芦笋,刷新浙江省农业吉尼斯纪录;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他家的芦笋还成为了“峰会芦笋”,在国际舞台上亮了相。
值得一提的是,施渭尧还自费几十万元承办公益科普活动,先后向省内外一万多芦笋种植户无偿传授无公害栽培技术和保鲜技术,带动了一大批农户走向致富路。
“赤脚农民”施渭尧说起自己的梦想,正如同他人一样朴实:“能把芦笋种好,把芦笋种子育好,就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