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因地制宜让农业科普课堂活起来中国农
192 2024-04-20
中科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克林团队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合作,发展了不同管理措施下区域植被景观类型遥感识别模型,量化了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恢复管理措施的固碳效应及其差异。相关研究1月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在大规模自然封育与人工造林背景下,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西南8省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石漠化面积“持续净减少”。但在初步“变绿”基础上,该地区如何有效权衡自然恢复、人工造林、封禁保护等不同恢复管理措施,一直是后续生态工程关注的重点。 王克林等人的研究表明,西南地区过去15年有30%的区域被受保护的林地覆盖,27%的区域是造林或人工林采伐区域,这些不同恢复管理措施下的林地短期内(2002年—2017年)地上生物量固碳抵消了该区域过去6年人类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的1/3。相比上世纪十年代中国森林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西南地区植被恢复有巨大的固碳潜力。 但研究者指出,因西南地区当前可造林的区域面积有限,依靠扩大造林规模完全抵消人类活动的碳排放不可行。同时,他们发现,人工林增加导致8%的区域土壤水分显著下降,扩大造林还面临土壤水分降低的潜在生态风险。因此,未来应加强西南地区已造林区域的可持续管理,对自然恢复灌草丛、中幼林及大面积的人工林进行提质改造。 团队成员岳跃民研究员告诉《中国科学报》,未来他们将进一步挖掘长期观测及高分遥感数据潜力,精细量化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碳水过程,评估不同工程措施的效应差异。 相关论文信息:www.huajia.cc//doi.org/10.1038/s41467-019-13798-8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0-01-10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