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采后管理工作
140 2024-04-10
中国农业大学讯 近日,资源环境学院2021级本科生在京郊顺利完成资源环境意识实习。 本次实习课程是学院深化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会议由学院副院长王静教授主持。 各学科专职教师联合组织开设了农业文明、气象、资源环境、生态与环境工程五个模块。 通过加强学生对资源环境领域专业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培养农民的知识意识和热爱农民的意识。 ,肩负强农振兴农业的使命。
9月18日,生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乔玉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常瑞雪带领同学们参观了顺义区共享收获有机农场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分别开展生态学和环境工程两个模块。 认知实习。 在农场,学生们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初步了解了食物“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以及当前有机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上庄,学生们结识了优秀的研究生,对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了解上庄实验站在学校科研工作中的辅助作用和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技术和应用现状,学习树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建立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并进行现场实验。 和流程管理方法。
9月24日上午,实验教学中心胡琪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气象系2000级校友李楠首先向集体参观气象局的百余位学弟学妹表示感谢。 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讲解了气象系统单位的结构、气象观测领域的仪器和用途以及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历史。 气象211班的李浩田说,通过参观气象局,她了解了气象工作者的艰辛,这让她很佩服。 她希望今后能够投身于气象工作,为祖国的气象事业做出贡献。
下午,秋分初二,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后的第一个周末,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殷娇带着同学们参观了全国农展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参观学习。 照片、油画、展品一一展示。 在讲师亲切、专业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土壤样本及相关知识,体验了几千年的农业发展,明白了保护、传承、弘扬中华农业文明的重要性。 重要责任,坚定了知农民、爱农民的感情和文化自信。 环境工程211班的刘静文表示,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学生,参观全国农业展览馆时,她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亲切感。 她不仅感叹古人“人定胜天”的奇妙智慧,更感叹当今时代强大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农业的发展。 她还感叹,这更加坚定了一名农大学生艰苦奋斗助力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 晚上,学院邀请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研究员来学院作《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专题讲座,并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9月25日,植物营养系张朝春教授、丛文峰副教授带领同学们分批来到良乡天福源生物多样性农场。 他们结识了农场的创始人张志敏老师,接触到了她纯粹的人类劳动的生活方式和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 同学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021级辅导员韩静文,班主任李斯、赵闯、吴训、杜章六、庄明浩等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共同参与组织,从疫情防控、交通安全、外出实习前,课程教学团队还组织了实习介绍会,向同学们介绍了实习课程概况、实习安排、知识预习、考核方式等,为学生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后续实习期。
供稿:资源环境学院
图片提供: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