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沉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67 2024-04-09
临近年末,化肥冬储进度依旧缓慢。当前的化肥市场,就像一座暂时沉默的火山,农资企业都在静待它的下次爆发。11月以来,上游磷铵工厂虽然陆续出台冬储和保底政策,但下游复合肥厂的采购积极性始终不高,开工率也处于低位徘徊。基层经销商的冬储积极性普遍较低,很多小经销商基本不拿货,都在等待明年春耕用肥需求临近后再动手。
对于今年经销商普遍不敢拿货、冬储市场推进格外乏力的现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当前化肥价格居高不下,经销商冬储风险较大。受疫情、原料成本、出口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磷肥价格的涨势从去年冬储一直延续至今,期间虽然有过小幅回调,但大体上是按照50-100元/吨的节奏一路推涨。以二铵为例,去年秋季肥市场结束后,华北地区57%二铵的价格在2170元/吨左右,64%二铵的价格在23802420元/吨。而目前华北地区64%二铵价格高达3700-3750元/吨,每吨价格比去年同期高了1000多元。东北地区最早用肥也要到4月份,华北地区小麦追肥则在3月份,现在进行冬储的话,距离用肥季节还远。对于经销商来说,在目前这种价格高位的情况下,涨也未必能赚到钱,一旦下跌却一定会赔钱,造成几十万到上百万的损失。因此,今年很多经销商的心理就是“只要不赔,宁可不赚”,一切求稳,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二是近期化肥行情波动频繁,导致市场信心下降。作为化肥市场的“风向标”,尿素今年价格波动频繁,波动幅度也非常大。8月至11月初,国内尿素价格出现过多次每吨数百元的大幅下跌,最高跌幅超过1000元/吨。而到11月底,国内尿素每吨一下子又上涨了四五百元。这种过山车式的涨跌,让不少人回想起20072008年那次化肥大涨大跌的行情,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很大,也直接影响到下游对磷肥和复合肥的冬储信心。另外,由于前期价格波动和各品牌间的价格差异,国内磷肥当前的渠道销售价格比较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下游企业的采购积极性。
三是下游复合肥企业及经销商的采购和销售节奏发生改变。近两年,农资行业内资源为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上游掌握矿产资源的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而下游的复合肥企业和经销商相对承担着更大的成本压力和市场风险。为了规避风险,下游企业只能不断推迟或缩短冬储时间,有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养成了随用随买、随买随卖的习惯。
四是农户的心理发生变化。随着大量农资自媒体的兴起,经销商和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化肥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大家对各品牌肥料产品的配比、含量等都了如指掌,并且不再相信概念肥,选择和采购肥料的自主性很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也比过去更高。有些农民为了省钱,已经开始采取少施底肥,后期追肥的策略。最后,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今年河南、江苏、河北等多地都遭遇了持续强降雨天气,小麦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可能对明年春耕肥料市场的预期造成不利影响。
预计基层经销商采购肥料的会出现在2月下旬-3月中旬,届时肥料的价格难免会再次水涨船高。冬储备肥的确有一定的风险,但不储备的弊端也会很明显。不要说肥到用时方恨少,就算是备货充足,在当前价格混乱的情况下也很容易被人低价撬单。因此,今年冬储至明年春耕这段期间,对于经销商的心理和市场操作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魏萌)